超赞特产>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特产

漳州木偶头雕刻

漳州木偶头雕刻特产照片

芗城特产漳州木偶头雕刻介绍

漳州木偶头雕刻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建省漳州市传统美术

漳州木偶头雕刻,福建省漳州市的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漳州木偶头雕刻,起源于晋朝盛于唐代,至21世纪初已有2000余年,属于木偶戏道具制作中的一门特殊技艺,其技法源自北方汉剧的风格模式,强调木偶戏剧的表情化与性格化,注重内在神情性格的表现,强调“以形写神”,因此在落刀之前,要细细研究,认真揣摩所刻画人物的身世、身份、性格、好恶,思考成熟才下刀,故其刀法有力,形神兼备。

2006年5月20日,漳州木偶头雕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44。

漳州木偶头雕刻历史渊源

木偶头雕刻起源于木俑雕刻。早在商周时代,就有木俑用于随葬品。汉代,已出现可以活动的舞俑。唐代,木偶雕刻日臻成熟,木偶戏表演已盛行。宋代,对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作了改进。木偶由线牵动,由人双手操纵,线条有八条,最多可达二十四条,与现代的木偶戏差不多。

相传在唐末,福建木偶艺术由王审知部队从中原带来,后在闽南地区扎根,主要在泉州和漳州一带发展。后来又流传到台湾、东南亚等地。木偶戏主要分两种:即提线木偶(通常称为“嘉礼戏”)和掌中木偶(闽南称为“布袋戏”),两种木偶的大小也有所不同。掌中木偶在中原早已有之,但在南方发展较迟。传说是说书艺人为增加剧情的表现力,在说书时添加一些简单的道具和人物,说书人出门时,将其放于一个布袋中,便于携带,故称“布袋戏”,后逐渐成为一个剧种。

木偶戏较多的是为祭神鬼而演出,故多表现神佛鬼怪、传说人物等,此后逐渐演变为戏剧性的演出,木偶头的雕刻也随着剧情、人物的需要而不断增加。至明清时期,福建的木偶头雕刻已十分精致,除供表演外,也作为案头陈设之用。

泉州木偶头雕刻

明清时期,泉州是福建省木偶头雕刻的重点产区。泉州木偶头雕刻已十分发达。

至清乾隆年间,泉州的提线、掌中木偶戏有三十多台。泉州木偶头创作脸谱,与唐宋人物画相近,青年男女的两颊丰腴,龙眉凤眼,净丑角较夸张,尤其是丑角人物,多“缺嘴”“斜眼”“黑阔”等,人们一看便知是狡猾、愚莽之人。因其较多采用“梨园戏脸谱”表达戏剧角色,故又被称为“南派木偶戏”。

清中叶,泉州木偶头雕刻久负盛名的是义前后街的“西来意”(店号),所雕木偶头造型优美,刻工细腻,线条准确,额线较高,用料讲究,堪称泉州木偶头雕刻之上品,颇为后世所重。继之,有涂门街的“周冕号”木偶头雕刻店,所刻头像仪态丰满,形象多变,大小适宜,便于表演,但洗练略逊些。“周冕号”雕刻的木偶头,在闽南一带都有很大的名气,可惜无后人继承下来。

近代泉州木偶头雕刻,是由江加走继承和发展的。他融汇“西来意”“周冕号”两家之长,并有许多创新和发展,终于成为现代泉州木偶头雕刻艺术的代表。江加走(1871—1954年),泉州市郊花园头村人,从小随父学艺,17岁继承父业。他有家庭传统,又善于钻研,不断从民间雕塑、戏剧和现实生活汲取营养,丰富了木偶头的雕刻技艺。

新中国成立之后,江加走得到安稳的生活和创作环境。为表达对人民政府的感激之情,他将所创作的300多件木偶头贡献给中国国家。1954年他逝世,木偶头雕刻艺术由其儿子、孙子、徒弟、徒孙等继承。

漳州木偶头雕刻

据传,漳州木偶戏是在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年)由泉州传入的。

至清代,漳州的木偶头雕刻已很兴旺,涌现出不少雕刻名师,如鸽司、扭司、尚司、滨潭、金钟等。

清代嘉庆十二年(1820年),在漳州东门开设“成成是”木偶作坊。

清末,漳州还出现不少木偶头雕刻作坊,有岳口街的何守忠和北桥头(今大同路)的徐荃木偶头雕刻店、及后来的陈文浦的“福春派”和以林鹏的“福兴派”木偶头艺术为代表。

近代漳州木偶头雕刻,以徐年松老艺人为代表。民国17年(1928年),徐年松的“天然”木偶头雕刻作坊已小有名气。他创作的木偶头,偏重写实,多用“国”字形面谱,代表作主要有“文武生”“文武旦”,五官准确俊秀,容貌丰腴,色调柔和,形成了“北派”艺术风格。其子徐竹初,全继承了他的木偶头雕刻艺术,也成为福建省木偶头雕刻名艺人。他还为福建、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地培养了一批木偶头雕刻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召集流散民间的布袋木偶戏艺人,组建职业的木偶剧团。

1951年,龙溪县率先成立“南江木偶剧团”。

1953年,漳浦县成立“艺光木偶剧团”。

1959年,“南江木偶剧团”和“艺光木偶剧团”合并为“龙溪专区木偶剧团”,同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剧团,实行差额拨款,业务上归福建省直接领导,后为漳州市市属剧团,由漳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局主管,这就是“漳州市木偶剧团”,也是中国范围内唯一一个进行“北派”布袋木偶戏职业表演的剧团。

漳州木偶雕刻起于晋盛于唐,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艺人徐年松、许盛芳的木偶作品被美术工艺部门收藏。1959年,徐年松雕刻的生、旦木偶头,表现扬眉、醉目、微笑、宽额的古代才子和柳眉凤眼、樱桃嘴、高髻发的士女形象,选送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受到文化美术界的好评。徐的儿子徐竹初继承家传并有所创新,1979年至1989年,其作品在澳大利亚、美国和台湾、香港展出,赢得很高声誉。徐竹初的木偶头代表作品珍藏在城区延安北路花园大厦二楼《竹初木偶艺术馆》。

到20世纪中后期,徐竹初这一辈在“成成是”木偶作坊传承下来,已是第六代了。

漳州木偶头雕刻文化特征

造型严谨

漳州木偶造型严谨,精雕细刻,彩绘精致,着色稳重不艳,保留唐宋的绘画风格,人物性格鲜明,夸张合理,并有地方特色。木偶头基本造型有生、旦、净、末、丑,又有神仙、鬼怪、动物,还有传统名剧的角色例如关公、曹操、《水浒传》的梁山好汉等,种类繁多。

注重五形

漳州布袋木偶最重要是木偶头,漳州艺人雕刻木偶头注重五形(眼、口、鼻、眉、耳)、五骨(眉、顶、颧、额、颏骨)。其中,木偶头最重要的是木偶脸。脸要讲究的是五形三骨,即是两眼、一嘴、两鼻孔(五形);眉骨、颧骨、下颏骨(三骨)。形形色色的五官根据角色的外形、性格、身份、经历和气质来构思,加上利用造型、线条、色彩来抓着了角色的神髓,木头人也自然地活了起来。如嘴尖刻薄的媒婆,翘髻角目的老丑,长眉垂目的慈祥老者,嘴厚面肉坠的憨汉。

秘制涂料

漳州木偶雕刻除刀功外,对原材料樟木的鉴别选择、涂料的配制都很有讲究。雕刻一件作品至少要用两三天,若要将人物独特的内心世界通过表情刻画出来,花费的时间就更多。而世袭的秘制涂料尤为重要。一件作品每种色彩都要涂上数十遍,这样,木偶保存百年都不会掉色、变形。

作为戏曲舞台人物头像的雕刻,非常注重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夸张的造型、丰富的表情、类型化的处理方式是漳州木偶头雕刻的普遍特征。这一雕刻历来师徒相承,且以家族祖传的方式为主,一直流传下来。

漳州木偶头雕刻传承保护

漳州木偶头雕刻传承价值

木偶头雕刻的发展使闽南泉州、漳州木偶造型艺术随之进步,成为福建乃至中国值得骄傲的一门独特的民间艺术。由于泉州、漳州两地艺人的深度改造、努力创新,使得闽南传统木偶雕刻艺术成为中国工艺美术有品位和具观赏价值的代表品种之一,作为群众娱乐的戏剧偶像玩赏工艺品被中国海内外的人所喜爱。

漳州木偶头雕刻传承状况

木偶头雕刻艺术与传统戏曲之间形成了生死相依的关系。在戏曲演出普遍衰落的形势下,木偶头雕刻技艺的传承也遇到了难题:如果固守戏曲舞台,木偶头雕刻只能随戏曲一起走向沉寂;如果离开戏曲舞台,木偶头雕刻只能成为单纯的观赏品,其传统技艺中许多活态的文化就会丢失。漳州木偶头雕刻就面临着这种境遇,需要有关方面加以关注。它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漳州的木偶雕刻一直沿袭传男不传女的传承古制。而到了当代,老艺人的后代大多不愿学木偶雕刻,因为这项技艺费时费力经济上却没有好的收益,许多老艺人只得改行。这一民族瑰宝因后继无人正面临“绝迹”的危险。

漳州木偶头雕刻传承人物

徐聪亮,男,汉族,1950年生,福建漳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漳州木偶头雕刻”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单位为福建省漳州市。

徐竹初,男,汉族,1938年生,福建漳州人,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漳州木偶头雕刻”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单位为福建省漳州市。

漳州木偶头雕刻保护措施

2014年、2015年,漳州作为中国布袋木偶教学的重要基地,漳州布袋木偶戏分别获得中国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资助项目(中国福建木偶戏在亚太地区的传播交流推广)、中国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小型舞台剧目和作品)。

2018年5月,漳州木偶头雕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等批准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同年8月—11月,在第二期漳州木偶头雕刻技艺体验营结业典礼上,30位学员经过十次体验营课程的学习,现场展示了自己的结业作品。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漳州市竹初木偶艺术馆获得“漳州木偶头雕刻”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漳州木偶头雕刻补充介绍

  漳州木偶头雕刻,属于民间工艺美术,是木偶戏道具制作中的一门特殊技艺,整体造型包括头、四肢、服装、冠盔等,木偶头雕刻仅指头部造型。

  漳州木偶头雕刻是木偶戏道具制作中的一门特殊技艺,属于民间工艺美术,它与漳州布袋木偶戏一起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偶艺术按照表演形式可分为三种:布袋木偶、提线木偶和杖头木偶。布袋木偶又称为布袋戏、掌中戏,据载,其“源于晋、兴于宋、盛于明”,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就流传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它的表演特点是用手掌手指直接操纵木偶进行表演,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木偶剧种。所演木偶因为衣服宽大,形似布袋,故称“布袋戏”。漳州木偶头雕刻非常注重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精美的造型、丰富的表情、类型化的处理方式是其主要特征。

  漳州木偶头雕刻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市、泉州市及周边地区。漳州木偶的整体造型包括头、四肢、服装、冠盔等,木偶头雕刻仅指头部造型。作为戏曲舞台人物头像的雕刻,非常注重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夸张的造型、丰富的表情、类型化的处理方式是漳州木偶头雕刻的普遍特征。这一雕刻历来师徒相承,且以家族祖传的方式为主,一直流传至今而无中断。

  漳州木偶雕刻起于晋盛于唐,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艺人徐年松、许盛芳的木偶作品被美术工艺部门收藏。1959年,徐年松雕刻的生、旦木偶头,表现扬眉、醉目、微笑、宽额的古代才子和柳眉凤眼、樱桃嘴、高髻发的士女形象,选送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受到文化美术界的好评。徐的儿子徐竹初继承家传并有所创新,1979年至1989年,其作品在澳大利亚、美国和台湾、香港展出,赢得很高声誉。徐竹初的木偶头代表作品珍藏在城区延安北路花园大厦二楼《竹初木偶艺术馆》。

  历史背景

  自明清以来,木偶戏已由城市渐进至乡镇,并形成了各地不同风格和流派的木偶造型艺术。如福建泉州嘉礼戏,有的只有生、旦、北(净)、杂(丑)四个行当角色形象更换演出,被称为“四美班”。有的一台嘉礼戏只有三十六形象,故称“三十六尊嘉礼当百万军兵”。泉州早年著名的木偶头雕刻艺术家,有义全后街的神像铺兼木偶雕刻的佚名工艺师们;涂门街的黄良司、黄才司及后来的黄嘉祥和北门花园街的木偶造型大师江加走。他们的木偶造型,偶头雕刻精炒,面部丰腴,具有唐代人物造像特点;粉彩细致,线条明快,形成了福建南派木偶造型。龙溪地区漳州的布袋木偶戏,于清代就已十分盛行。木偶雕刻家徐子清,在清代嘉庆十二年已十分盛行。木偶雕刻家徐子清,在清代嘉庆十二年(1807)即在漳州东门开设“成成是”木偶作坊。人称“南江(加走)北徐”的木偶雕刻大师徐年松,是北派的代表,到徐竹初这一辈已是第六代了。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漳州木偶头雕刻”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漳州木偶头雕刻”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