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甘肃省>陇南市>康县特产

康县黑木耳

康县黑木耳特产照片

康特产康县黑木耳介绍

康县黑木耳属于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甘肃省康县特产

康县黑木耳,甘肃省康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康县是中国黑木耳之乡,中国黑木耳生产基地县,中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县。所产黑木耳朵大肉厚,质地柔软,滑而带爽,品相俱佳 。康县黑木耳属毛木耳类,黑木耳,又称“木耳”,按其种类,通常分为“毛木耳”和“光木耳”两大类。因其形态奇妙,风味特别,别名很多。

2008年12月3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康县黑木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康县黑木耳历史溯源

康县生产黑木耳历史悠久,始于19世纪。

解放前,津、沪、川、陕等地的商人每到夏季,就来到康县贩运木耳。

21世纪初,康县建立了8个以乡为单位的木耳生产基地,并试验成功了人工点菌生产木耳的新方法,使每架木耳的产量提高了2至5倍,质量也大大提高。

康县黑木耳产品特点

康县黑木耳是从康县天然生长的野生木耳中选育出来的优良菌株,子实体胶质,耳形不规则,多成菊花形,朵大肉厚,新鲜时软,干后成角质、色泽黑褐。康县黑木耳采用段木栽培,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植物胶质、脂肪和多糖胶体,食用时口感柔软、香绵润滑、味道鲜美、细嫩。

康县黑木耳产地环境

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地处南秦岭山地,气候温暖而多雨,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1度,年平均降水量为856毫米,是甘肃降水量最多的县份。境内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4%,有高等植物172科700多种,其中适于黑木耳等食用菌生长的树种达4科6属17种,面积达110万亩,森林中生长着600多种大型真菌,为黑木耳生长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康县黑木耳产品荣誉

2008年12月3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康县黑木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7年,康县黑木耳被评为“实施品牌战略推创行业品牌”上榜品牌。这是2014年至2016年连续三年上榜之后,康县黑木耳再次上榜。经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康县黑木耳”品牌的最新估值为0.38亿元。

康县黑木耳地理标志

康县黑木耳地域保护范围

康县黑木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甘肃省康县阳坝镇、铜钱乡、两河镇、三河乡、白杨乡、岸门口镇、店子乡、豆坝乡、城关镇、迷坝乡、大南峪乡等11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康县黑木耳专用标志使用

(一)立地条件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高度560米至1600米。

(二)生产基质

基质是栓皮栋、麻栎。

(三)菌种生产技术

1.品种:“康耳1号”、“康耳6号”、“康耳168”。

2.培养基:母种为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为杂木屑78%、米糖或麦麸皮20%、蔗糖1%、石膏1%。

3.灭菌: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均采用常规灭菌方法进行灭菌。

4.培养:在24℃至28℃下暗光培养。

(四)栽培技术

1.树种:必须是栓皮栎和麻栎。

2.耳场:选择背风向阳,日照时间长,排灌方便之处。

3.砍树期:冬至到大寒期间砍树。

4.段木含水率:达到35%至40%时进行接种。

5.接种:在段木上接种。行距7厘米至8厘米、孔距6厘米至7厘米,孔深1.8厘米至2厘米,用直径为0.8厘米至1厘米的钻头打孔。

6.管理:

(1)排场(眠山):把接种后的段木平铺在耳场内,每隔7至10天翻动段木一次,使段木均匀地接受阳光雨露。

(2)起架:段木上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接种穴周围长出耳芽(幼耳)时起架,耳棒之间相距3厘米至6厘米,横木距地面60厘米至80厘米。

(3)割草:耳场内杂草超过10厘米时,及时割除。

(4)翻棒:每采摘过一茬黑木耳后,将耳棒掉头换面,重新排好。

7.采摘和晾晒:适时采摘和晾晒。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项目

要求

耳片色泽

耳片光面为黑褐色至浅棕色

拳耳

不超过1%

流耳

不超过0.5%

气味及其它

具有黑木耳特有的香味。无异味,无流失耳、虫蛀耳和霉烂耳。不得着色,不得添加化学物质。

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朵片大小

小耳片不能通过直径1.0厘米的筛眼

含水量,%

不超过13

干湿比

1:12以上

耳片厚度

0.1厘米

无害杂质,%

≤1

粗蛋白质,%

不低于8.00

总糖(以转化糖计),%

不低于22.00

粗纤维,%

3.00—6.00

灰分,%

3.00—6.00

脂肪,%

不低于0.40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康县黑木耳专用标志使用

康县黑木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甘肃省康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康县黑木耳补充介绍

  特定品质

  康县木耳属毛木耳类,具有朵大肉厚、乌黑光润、质地柔软、滑而带爽、气味清香等特点,早在200多年前就闻名遐迩,行销国内外市场。

  文化典故

  我国采食、利用木耳的历史十分悠久。远在公元6世纪30年代,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写道:“木耳菹:取枣、桑、榆、柳树边生,犹软湿者。干即不中用,柞木耳亦得。煮五沸,去腥汁,出,置冷水中,净洮。又著酢浆水中洗出,细缕切讫。胡荽、葱白,少著。取香而已。下豉汁,酱清及酢,调和适口。下姜、椒末。甚滑美。”将木耳的生长及食用方法描述得非常细致。现在,木耳的用途比北魏时广泛得多,甘肃仅用康县木耳制作的菜肴就达上百种,是各种宴会上的常见珍馐。

  康县黑木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甘肃省康县阳坝镇、铜钱乡、两河镇、三河乡、白杨乡、岸门口镇、店子乡、豆坝乡、城关镇、迷坝乡、大南峪乡等11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康县黑木耳”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康县黑木耳”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