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特产

大方漆器

大方漆器特产照片

大方特产大方漆器介绍

大方漆器属于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贵州省大方县特产

大方漆器,贵州省大方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大方漆器已有600余年历史,其漆制品采用牛、羊等皮革和棉、麻、绸、木等做胎,用当地的优质生漆作原料,明洪武年间形成了一套以皮胎漆器为主的漆器制作工艺。大方漆器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是贵州省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瑰宝。曾与贵州茅台酒、贵州玉屏箫笛合称为“贵州三宝”。2008年,“彝族漆器髹饰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乾隆通志》记载:“黔之革器以大定(大方)为最佳”,大方皮胎漆器成为全国特色,并独创了“隐纹”装饰技法。大方漆器制作工艺独特,制作要求高,工艺流程繁杂,主要有制漆、胎胚、灰地、漆地、装饰五大工艺,50多道工序,82道生产环节,产品做工精细,品种齐全,造型生动,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及收藏人士的青睐。

2010年09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大方漆器”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大方漆器历史溯源

漆器在中国有着7000年久远的历史,是传统工艺品,同时具有实用价值。大方无论是漆树的栽培,还是生漆割取还是漆器工艺的制作都有几百年的历史。大方漆器的生产始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袭贵州宣慰使期间,在向明太祖朱元璋进贡的“方物”中,就有许多漆器珍品。清朝民间的大方漆器工艺技术比明代更为完美。道光年间的大方皮胎描金等漆器独具特色,与北京雕漆、山西云雕等齐名并载入史册。

大方漆器是大方文化的体现和结晶。大方是奢香故里、古彝圣地(注:奢香是明朝时的彝族女政治家,于明初受封三品,对我国的民族团结和贵州经济文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厚重的历史文化对漆器产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明清时期,人们将生产生活场景刻画在漆器产品上,如彝族崇尚的虎形图案和火形图案,在早期的漆器产品中也有所体现,漆器记载了大方历史变迁;大方是“中国民间绘画之乡”,农民画在全国享有盛誉,漆器产品吸入了大方农民画,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大方书法也非常有名,其楷书、狂草等书法艺术独树一帜,在全国举办的各类书法比赛中经常获奖,大方书法增添了漆器产品的书法艺术韵味;大方的各少数民族独特的服饰、生活习性和历史、文化等灿烂辉煌,大方漆器的发展植根于大方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之中,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民族文化基础。大方厚重的文化铸就了精美的大方漆器和辉煌的漆器文化,如今的大方漆器在历史文化发展的长河中,经大浪淘沙,漆器艺术又以一种新的经济、文化力量逐渐发展起来。

据史料记载,大方漆器发端于蜀汉,制作工艺到明朝始成熟,至清朝独具工技并扬名于世,为中国五大名漆器之一,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大方古代即盛产优质生漆,在三国蜀汉时,大方当地就已经采割生漆了。晋常璩所著《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给军国之用”。《大定府志·惠人志·诸葛亮》记载“既而,夷叟安帖,果大得其马、牛、丹、漆,以供军国之用,国以富饶”。大方彝族或彝族的先民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拥有“丹、漆”。大方彝人先民在狩猎和征战中就用生漆涂髹皮胄,马鞍和箭筒,这足以说明了大方在三国时已经开始有种植漆树,取生漆的记录了。

明清两代,大方漆器就被选作"贡品"上京供奉皇帝。明代,大方开始有了自己的漆器漆文化,明清时期,大方作为水西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气的旺盛催生出极具欣赏价值、实用价值相统一的大方漆器。明朝洪武年间,大方漆器艺人在革器的基础上发展提高,形成了一套为实现器皿艺术效果和实用价值相统一的漆器工艺,因为这里产有优质的生漆,畜牧业又很发达,所以大方漆器最早是以皮作胎。这是大方漆器异于他地漆器的地方,自创了皮胎漆器,其造型已比三国以前的更兼具欣赏价值,而且呈现多样性,其灰地,漆工艺更加完善,装饰上使用镂嵌填漆等技法,纹饰图案增添,大方漆器已经不是单纯的“色资丹漆”,而是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袭贵州宣慰使期间,在向朱元璋进贡的“方物”中,就有许多漆器珍品,使大方漆器革命性的脱颖而出,并名扬国内外,如今故宫博物馆院中贵州皮胎漆葫芦,就是明代大方漆器贡品。

清代是大方漆器走向成熟时期。工艺日臻完善的皮胎独树一帜,它的防潮、防腐,保色、保味及牢固性均在其它胎料之上。大方漆器特有的隐花,隐纹装饰如兰之幽香,菊之淡雅,在明暗深浅变化的隐隐约约中透出一股中国画的婉约之风。道光年间的大方皮胎描金等漆器独具特色,构成了中国漆器的几个流派之一,与北京的雕漆、山西的调漆、甘肃填彩、四川推光雕漆、福州的脱胎漆器、江苏的百宝嵌漆齐名中外并载入史册。大方漆器在清道光年间盛极一时,达官贵人征集精品,被列为贡品的有“朝珠盒”,“朝帽盒”,“凤冠霞盒”,“满汉全席”等。在道光年间,以作坊式生产为主的漆器家庭遍布大街小巷,从业者近千人,古老的大定府城内几乎家家都会制作漆器,故享有"漆城"之誉称,到光绪年间漆器生产向手工业工场发展,有名的有“大顺栈”,“荣顺和”,“宝光斋”等。清康熙工部郎中田雯所著《黔书·革器说》中,就记载有许多漆制器皿:有皮胎“细合”镶嵌工艺技术;有胎胚、灰地、漆地等装饰工艺流程;更有“雕虫镂卉,运斤成风”的绘事文采。当时大方漆器工艺水平,较明朝更胜一筹。《乾隆通志》载“黔之革器以大定为最佳”。外型呈葫芦,中间直线开启为两半,内装有杯、盘、碟、碗、筷等餐具,可供十人进餐之用。朱启铃《漆书》对此极为称道:“举杯盈斤,存列满席,凡荐馔具者无不备,旅行取便焉”。《大方县志》记载:“隆庆年间,大定漆器已开始销往境外”,

1949年后,大方漆器从成立生产合作社,到组建国营大方漆器厂,老艺人的技艺得到充分发挥,年轻艺人得到培养和锻炼。继承传统工艺外,并不断发展、创新,漆器花色品种达200多种,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同时出口到东欧。1959年,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周年献礼饮品,同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贵州厅制作的一对2米多高直径近1米的大花瓶和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的部分产品,被中央人民政府轻工业部认为“大方漆器独树一帜,形成了贵州风格”。

大方漆器历史文化

民间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大方境内虽遍布漆树,但人们并不认识它的用途。一次,大理段皇爷微服出游,途经大方,山道崎岖,狭窄,竟被漆树与棕榈挂住了衣袍,于是引得龙颜大怒,骂那漆树与棕榈是“千刀万剐”的东西。皇帝金口玉牙,后来果然漆树必遭千刀,棕榈定挨万剐。

大方漆器产品特点

大方漆器品质特性

大方漆器采用大方天然生漆为主要漆料制作,生漆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大方生漆质量佳,漆酚含量达70%以上,漆酚可溶于有机溶剂和植物油中,但不溶于水,可直接涂于器物表面鲜明光亮,且具有快干,结膜坚韧耐久,燥性强、耐磨、耐温、耐腐、耐酸、耐碱、耐潮、不褪色和抗高温等特点。“方漆清如油,照见美人头,摇起虎斑色,提起钓鱼钩”这四句描述的就是中国传统漆器中,贵州大方漆器的神韵。大方漆器具有图案幽雅逼真,质地坚实、造型古朴雅致、涂漆光亮、漆色润泽生辉,经久耐用,并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色彩特色的特点。用作食具,不导热,不串味,不漏水,不生虫等。

大方漆器选料精良,采用牛、马皮脱胎和布胎,以上等漆作涂料,一般一件制品需经过四十多道工序才得以完成。装饰的技法有100多种,总起来可分为浮花、平花、暗花三个类型。隐花是大方漆器的独特技艺。五彩,是大方漆器又一特色,色彩调配趋于鲜艳夺目,更富民族气息,突破了沿袭已久的单一黑红相衬的传统手法,以协调地运用嫣红、翠绿、天蓝、浅灰、乳白、深黄、姹紫为一体,形成了色彩缤纷的工艺品。

大方漆器工艺特色

大方漆器生产有制漆、胎坯、灰地、漆地、装饰五大工艺,50多道工序,82道生产环节。

1、制漆。收割生漆,将生漆加桐油盛于铁锅中,放置于炭火上熬制,去其杂质,掌握好火候,制作成成品漆。解放前,仅具有制作朱色、黄色漆和推光漆等几种技艺。解放后,引进透明漆技艺,增加产品亮度,并逐步发展制作,赤、蓝、绿、紫等深色漆和各种浅色漆的技艺,产品色泽更为绚丽多彩。

2、胎坯。即器皿的成型工序。包括按照设计捏塑造成、脱胎成形等环节。器皿成形的好坏,胎料及制作方法起决定作用。

3、灰地。即固型整形工序。包括上粗、细灰、搪灰、修削等环节。要求器皿达到方园规正,缝口密合,松紧适度而不变形。

4、漆地。即器物面上的髹饰等艺术加工的工序。包括上漆打底、重漆、清灰、面漆以及平磨、推光等环节。生产周期较长,生产条件要求高。需在恒温恒湿、防尘车间进行,要求揩光黑卢滑光莹,退光敦朴古色、明光细润光滑。

5、装饰。即以纹样,色彩来增加器物美观的工序。装饰即修饰、点缀、美化。在纹样、题材的选择上。按不同材料的质地,分别采用不同的装饰手法,达到一定的装饰效果。

大方漆器品种分类

大方漆器的品种门类,是按工艺、用料的特征来划分,共有八门十四类五十五个品种。

一、质色门—素面器类

①黑髹

②朱髹

二、罩明门—罩漆类

①罩黄髹

②罩朱髹

③罩金髹

三、嵌隐门—嵌色类

①五彩嵌花

②磨漆画

隐纹类:

①黄隐纹

②银隐纹

③嵌隐纹

四、描饰门—描金类

①黑地描金

②描金着色

③色地描金

描假金类:

①色地描金著色

②朱地黑漆描金

③黑地描金著色罩漆

④朱地描金罩漆

描漆类:

①黑理钩描漆

②平涂彩绘

③薄涂彩绘

五、填嵌门—填漆类

①镂嵌填漆

②斑纹填漆

③漆纹填漆

彰髹类:

①赤宝砂

②绿宝砂

③兰宝砂

④紫宝砂

⑤宝砂描彩

⑥宝砂描金

⑦宝砂嵌银

⑧宝砂嵌色片

⑨变涂

嵌片类:

①台花

②台花著色

③印锦

④嵌色片

⑤嵌蛋壳

⑥嵌螺钿

⑦嵌金银片

六、堆起门—堆漆类

①黑地色漆堆漆

②色地色漆堆漆

③金银地变色堆漆

④干著色堆漆

⑤隐地描金

七、钅仓划门—钅仓;划类

①钅仓金

②钅仓彩

八、复饰门—宝砂地诸饰类

①宝砂地嵌片著色

②宝涛地堆漆描金

③宝砂地撒粉研绘

④宝砂地描金著色

⑤宝砂地占花著色;

斑纹地饰类:

①斑纹地嵌片著色

②斑纹地描金著色

③斑纹地

④斑纹地复色堆漆

大方漆器产地环境

大方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地区中部,在黔西高原向中山高原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以岩溶地貌为主,山峦重叠,地形复杂,切割甚深,大方境内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是最适于漆树生长的最佳地带,属暖温带润湿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县内土质疏松,偏酸性,并含有硒、钼、铷、锰、锌等微量元素。由于具有以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大方所产生漆漆酚含量达70%以上,漆酶活性大,品质优良。

漆器的整个生产过程与当地的温度和湿度有很大联系,特别是制作漆器时的表干时间和色泽都与生产场所的温度和湿度直接相关,温度过高,漆器易出现皱漆,温度低了,漆不易干,收汗慢,易出现坠漆,湿度不够,漆器脱水慢,色泽差。一般漆器适宜的温度是20℃—30℃,湿度70—85%。大方漆器一年四季均可生产,但最佳生产时期为夏季,夏季大方平均气温21.7℃,相对湿度为81%,在大方这种特定气候环境下生产的大方漆器表干时间快、收汗时间短,脱水快,产品不易变形,无色斑、坠漆、皱漆等现象,产品色泽均匀、光润、无明显色差等。

大方漆器产品荣誉

民国四年(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巴拿马运河开通的万国博览会上,贵州大方漆器与江苏扬州漆器双双获得银质奖,随后与茅台酒、玉屏箫笛并称“贵州三宝”。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张伯卿经办的“宝光斋”所产皮胎漆葫芦,获国民政府实业部奖状。

1979年,大方皮胎、脱胎漆器获省优产品称号。

1985年,大方脱胎漆器被评为优秀旅游产品。

1986年,大方漆器获省“黄果树杯”奖。

2010年09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大方漆器”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大方漆器地理标志

大方漆器地域保护范围

大方漆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贵州省大方县现辖行政区域。

大方漆器质量技术要求

(一)材料。

1.天然生漆:选用保护区内生产的天然优质漆。采割时间为8至9月,漆树要求从生长5年以上的漆树上采割。

2.皮革:选用保护区内猪、牛、羊、马等动物皮革为原料。

3.黄灰:选用保护区内的一种园坎石,经碾细、水漂、过滤,分粗、中、细三等,粗灰300目,中灰500目,细灰800目。

4.木材:选用当地木质坚实、不易开裂变形、经久耐用的杜鹃木、梓木。

(二)主要生产工艺。

1.制坯:手工脱胎制作的皮、布、木胎。

2.灰地:用保护区内生产的生漆与黄灰调合对胎体进行手工刮灰磨灰。

3.漆地:

(1)髹漆工艺不低于8道。

(2)用杨柳灰手工推光。

(3)漆地温度要求达20℃至30℃,湿度70%至85%之间。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质地轻巧、纻漆牢固、漆面温润、含蓄内敛、装饰精美,时尚大方。布胎、皮胎准许在适当压力下发生3至5毫米变形。

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漆膜附着力

<2级

漆膜光泽

>85(光泽单位)

载重性能

容器类产品载重达到容器载水量的130%时,把手不松动,不脱落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大方漆器专用标志使用

大方漆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大方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贵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大方漆器的法定检测机构由贵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指定。

大方漆器补充介绍

  大方漆器源始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大方漆器开始只会利用牛马皮脱胎,经 过二十九道生产工序,制成烟叶盒,专供少数民族需用。到清朝初年,逐渐生产皇宫中用的凤冠霞帔、顶子盒、朝珠和妇女用的花箱、蝴蝶针筒、针红盒以及文具盒、茶叶瓶等。清道光年间,大方漆器生产从业艺人达500多人。

  将皮纸脱胎技术改为用棉麻布脱胎,颜色上也由过去的黑红两色改进为以部分颜料作色。由过去的明花、影花、明光、退光逐步扩大到印漆、银刻、金花、台花、薄科花、五彩霞花等,产品增至9大类400多个品种。 特点:大方漆器技艺精湛,表面绘有金花、影花、龙凤、人物、山水、花卉等图案,并书有古代名人诗词歌赋,古雅庄重。它具有能保色、保味、防潮、防蛀、不传热、经久耐用的特点。

  大方漆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贵州省大方县现辖行政区域。

   大方县素有“国漆之乡”的美称,栽培漆树的历史,距今已1000多年。大方生漆以产量较多、品质优良而名扬海内外。由于境内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宜于漆树生长,县内各地均有漆树分布,尤以海拔1500~1800米地段所产生漆质量最佳。百纳、长石、沙厂、瓢井是主要产区。其品种有肤姻皮、白杨皮、青冈皮、粉皮大木、灯台大木、黄豆、椒叶、厚叶、柿花叶等。

  大方漆器,是贵州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明、清朝代,大方漆器就被选作“贡品”上京供奉皇帝。作为家庭陈设品装饰书斋、客厅,更增添了古色古香的雅致。民间也作为日常生活中的用具,盛装干鲜果品、蜜饯乃至菜肴均可。大方漆器在清道光年间盛极一时。当时古老的大定府城内几乎家家都会制作漆器,故享有“漆城”之誉称。

  大方漆器的特点是,图案幽雅逼真,造型朴实,漆色光亮可照人影,色泽艳丽,经久耐用,并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用作食具,不导热,不串味,不漏水,不生虫,耐酸、碱,不易腐朽,不褪色等。

  大方漆器具有质地坚实、造型古朴雅致、涂漆光亮、漆色润泽生辉的特色。装饰多以写实与大胆夸张相结合,形成鲜明地方色彩。现产品除保留隐花、明花、退光等传统手法外,还发展了明光、印漆、台花、金花、银刻、五彩嵌花等品种。大方漆器选料精良,采用牛、马皮脱胎和布胎,以上等漆作涂料,一般一件制品需经过四十多道工序才得以完成。漆器制作工艺,可分为制坯、漆地、装饰等几个重要环节。比较复杂的是装饰。装饰的技法有100多种,总起来可分为浮花、平花、暗花三个类型。这些工艺都极为精湛,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

  大方漆器的另一个特色是:采用牛、马、羊等家禽的皮革,以棉、麻、绸、缎、木等做胎,以当地的优质生漆作原料,漆中的漆酶、漆酚含量较高,具有燥性好、色泽鲜,耐潮、耐酸、耐碱和抗高温等特点。

  隐花是大方漆器的独特技艺。艺人巧妙地把各种花纹隐衬在漆质与胎胚之间,若隐基现,其状,如深巷基虚静影沉壁;其态,线条装饰自然,挥洒自如,似行云流水,独树一帜。在颜色上现在也由原来的隐石红木色改为珊瑚色等,更加丰富了彩面。

  大方漆器的嵌花,细腻纤巧,清幽雅致。它不刻意雕凿,也不饰以金银,只设淡淡润色,所嵌景物生动盎然。图案有青山、秀水、古木、瑞雪、春花秋实、飞禽走兽、风土人情等,再现了贵州的自然景物,可谓“初写黄庭,恰到好处”。五彩,是大方漆器又一特色,色彩调配趋于鲜艳夺目,更富民族气息,突破了沿袭已久的单一黑红相衬的传统手法,以协调地运用嫣红、翠绿、天蓝、浅灰、乳白、深黄、姹紫为一体,形成了色彩缤纷的工艺品。

  据史料记载,大方漆器的生产始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袭贵州宣慰使期间,在向朱元璋进贡的“方物”中,就有许多漆器珍品。

  清朝民间的大方漆器工艺技术比明代更为完美。道光年间的大方皮胎描金等漆器独具特色,与北京雕漆、山西云雕等齐名并载入史册。

  民国时期,大方专门从事漆器工艺的有“万寿宫”、“义森公”等漆器作坊10多家。其艺人手艺娴熟,尤以造型、整型技艺为高,质量以型准、缝口密合、做工细致而驰名。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巴拿马运河开通的万国博览会上,贵州大方漆器与江苏扬州漆器双双获得银质奖,随后与茅台酒、玉屏箫笛并称“贵州三宝”。

  大方生漆产量很高。民国28年(公元1939年)生漆产量就达25吨,解放以后,政府一直重视生漆生产的发展,特别是80年代,政府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发展较快。1987年,全县有成熟产漆树2600万株,生漆产量超过80吨,占全省生漆总产量的20%,居全省各县产漆量的首位,在全国生漆主产县中列居第六位。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大方漆器”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大方漆器”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