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特产

赤水金钗石斛

赤水金钗石斛特产照片

赤水特产赤水金钗石斛介绍

赤水金钗石斛属于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贵州省赤水市特产

赤水金钗石斛,贵州省赤水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金钗石斛药用价值很高,与冬虫夏草、人参、雪莲等名贵中草药齐名。赤水金钗石斛因其石斛碱含量高,味苦,药效最佳,被国际药用植物界称为“药界大熊猫” 。赤水独特的气候和环境,使其成为金钗石斛生长的摇篮,已建成中国唯一的国家级金钗石斛生产基地,面积达8.4万亩,年产鲜品金钗石斛5000吨,占国内金钗石斛人工种植总面积的90%以上。

2006年03月2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赤水金钗石斛”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赤水金钗石斛历史渊源

石斛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唐代开元年间古籍《道藏》,将石斛、雪莲、人参、首乌、茯苓、苁蓉、灵芝、珍珠和冬虫夏草并称为“中华九大仙草”。

赤水因赤水河与长江流域相联,因而尽享黔、川、渝文化福祉,承接中华医药文化福荫。在赤水河流域黔、川、渝毗邻地区,民间群众自古以来对赤水金钗石斛颇多好评,将其誉为“人间仙草”。明清时期,赤水河流域及长江中游泸州重庆一带即有民谣称:“赤水中药首推石斛,黔北兰花(注:赤水金钗石斛又名吊兰花)标榜金钗,天地造化一棵仙草,治病养生长寿逍遥”。生动描述了名贵中药材——石斛的产地是在赤水,同时也表达了它是金钗的形状,用“首推”和“标榜”来概括赤水金钗石斛的价值和地位。

据《赤水县志》记载:赤水境内野生金钗石斛资源曾十分丰富,常年收购量在200—300吨之间,产品销往上海、北京、广东等地。由于石斛生长在岩缝中和寄生树上,繁殖能力低,发蔸慢,过去的成药采集是连蔸拔起,拔一蔸就少一蔸。自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市场需求量增加,无节制、无计划的采集使野生石斛资源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到了90年代中期,赤水市野生石斛产量不到两吨。金钗石斛被列为国家珍稀濒危二级保护植物。

20世纪80年代初期,赤水市开展人工栽种石斛试点,传统栽培面积不到20公顷。

1997年,为了能使这一珍稀药材得以发展和壮大,赤水市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把金钗石斛列为赤水后续支柱产业。

199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复在赤水市建立“国家级石斛生产基地”,规划发展原生态石斛栽种面积2000公顷,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金钗石斛基地。

2006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赤水金钗石斛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赤水金钗石斛成为贵州省第一个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中药材产品,也是中国唯一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石斛品种。

2010年,赤水金钗石斛种植取得历史性突破,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石斛产业前期投入较高,每公顷石斛需投入7万元左右,一般农户难以承受。对此,赤水市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资金投入,给予贴息贷款及种苗补助,并对种植大户给予奖励,由此形成一整套的奖励机制。同时,赤水市质监局与相关部门合作发布了《赤水金钗石斛标准》与《赤水金钗石斛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为石斛种植提供技术支持,使石斛在原生态环境中,从选种、栽植、管理到采收、加工等各个生产环节实施标准化管理,并达到速生、优质、高产的效果。

赤水金钗石斛历史文化

赤水河船工长寿的秘密

“黄金水道”赤水河的船工们,长年累月生活状况极为艰辛,白天劳作,时而船板上奋力挥汗划桨,时而涉水中推船解除搁滩,时而纤道上负重拉纤行船,四季相煎;但有两件“宝物”相伴——船工号子和石斛茶汤。晚间风餐,一群苦命汉,两杯老白干,三碗乡间菜,四碗红薯饭,还是两件“宝物”相伴——船工号子和石斛茶汤。

然而,如此艰难的岁月蹉跎和劳作折磨,却有不少赤水河船工能安享“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寿福,有的还活到八九十岁。这其中的秘密有人分析了:长年劳累加长期饮酒使得肝胆脾肾俱伤,船工号子和白酒,可以使劳累得以缓解,但终归解决不了根本,还让人口干舌澡、嗓枯津竭。而石斛茶汤一喝,清嗓润喉,生津止渴,提神醒目,浑身舒爽。这东西在赤水可谓遍野皆有,只要肯花功夫,不用花钱,对于船工们,再合适不过了。难怪他们的船上、家中,总是备有此物。

看来,真正的“宝物”,就是赤水金钗石斛!

民间传说

相传,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唯恐一日西去,千秋万代基业落入他人之手,故广招天下术士探求长生不老之药。其身边有一术士叫徐福,一日梦中去到一座仙雾缭绕、长满奇花异草的大山,红色山崖峭壁上,镌有“紫楹仙姝”四字,一丛丛开着紫红色花朵的无名草,在山间云雾中时隐时现,徐福看傻了眼,伸手去摘,被从天而降的蛟龙怒斥:“大胆狂徒,此乃天下第一至阴至纯之宝物,食之可起死回生,长生不老,岂是尔等可享之?”徐福顿时吓的魂飞魄散,转身拔腿狂奔,一不小心,跌入万丈深渊……霎时惊醒,全身大汗淋漓。秦始皇得知徐福奇梦后大悦,立即颁旨令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前往务地寻找红色山崖上的“紫楹仙姝”。

徐福经过十多年的艰辛,寻遍了大江南北,终于在一处山峰挺秀、沟壑纵横、丛林密布、古藤缠绕、终日云蒸霞蔚的红色悬崖峭壁之上,找到了梦中仙草,即命随行童男童女试用后,个个容光焕发、眉清目秀、精神抖擞,徐福认为此药一定能使秦始皇长生不老,于是,开始大量采摘,并且发现了此物虽经长期贮存而不易腐烂的神奇之处,遂以此物为主料炼出不老金丹,献给秦始皇长期服用。

从此以后,石斛“长寿仙草”的美誉迅速传开,历代皇宫贵族都视石斛为治病仙药,长寿良方,作为贡品向民间索取。

后经考证,徐福梦中所见“紫楹仙姝”,就是后世的滋阴极品野生石斛,“紫楹仙姝”就是“滋阴仙草”之意,而那片到处长满奇花异草的红色山崖所在之地,就是神秘的赤水。

人物故事

在清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失利,撤出京城,各部率兵,四处逃离。石达开率部辗转来到赤水,在赤水境内转战两个多月,无数次与清军团练展开激战。太平军长途跋涉行军作战来到异地,水土不服加上战斗频繁,官兵们经常发生头痛脑热和心速加快,使战斗力急剧下降。石达开焦急万分,四处询医问药中,得知赤水生长有一种神奇之药——石斛(吊兰花),惊喜万分,立即下令大量采摘、大锅熬煮,供官兵服用后,病情缓解,精神倍增。

赤水金钗石斛产品特点

赤水金钗石斛品种特性

赤水金钗石斛,为中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又称“千年润、千年草”,为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九大仙草之一,被国际药用植物界称为“药界大熊猫”。其茎呈微扁形,中部宽,两头窄;表面金黄色或绿黄色,具有光泽,形如古代人们用来绾住头发的半月形黄金发簪,故名“金钗”,在民间又称吊兰花。金钗石斛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具有观赏价值,属名贵兰花品种之一。

赤水金钗石斛药用价值

赤水金钗石斛是赤水境内的道地药材,其主要药用成分是石斛碱,赤水金钗石斛的石斛碱含量优于其他产区,对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眼科等疾病有明显治疗作用,唐宋以来都是贡品。

石斛酒可祛风止痛,在《千金方衍义》和《外治秘要》中均有记载,石斛茶老少皆宜,不仅开胃健脾,而且还有清咽润嗓之功。煎汤、熬膏可治疗劳损虚弱,四肢羸疲,心中虚烦,食饮无味,肢节多痛,夜多盗汗,小便发赤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药膳进入农村百姓之家,用石斛与老鸭合煮,创造了“石斛鸭”菜肴,颇受人们的青睐。

赤水金钗石斛工艺特色

赤水金钗石斛主要采用的传统栽培工艺是:选种苗(连根拔起健壮的赤水金钗石斛原生苗)—分蔸(把种苗分成3—5株的小蔸)—栽种[根部紧贴树体或者石面,用混匀的稀泥+牛粪(1:4)将石斛苗固定在树体或者石面上—管理—采收。

在传统的加工工艺上,从采收茎枝到生产出初产品的全过程均是采用物理方法炮制,没有经过化学方法处理,保持了赤水金钗石斛的固有成分、原生性和地道性,确保了赤水金钗石斛产品质量的均一和稳定。也就是说,赤水金钗石斛的特殊品质也得益于传统的栽种技术和加工工艺。

赤水金钗石斛产地环境

贵州省赤水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夏季炎热多伏旱,空气湿度大,雾多,全年日照相对较少,雨量充沛,冬季气温0—3℃以上,年均气温18.1℃,无霜期350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以上。赤水境内立体气候十分明显,自然条件优越,茂林修竹,溪流如网,为各种野生动植物(包括赤水金钗石斛在内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赤水地处四川盆地南缘,紧靠黔北大娄山北麓,杨子准地台西部,属四川台坳、四川盆地分区泸州小区,与四川为同一沉积湖盆。大娄山山脉尾部沿西北以三条山脊伸入市境,东南部重峦叠嶂,峡谷幽深,西北部丘陵起伏,河谷开阔平缓。美丽的赤水河及其352大小支流纵横全境,在海拔高度从1732米陡降至221米的地表上,形成数千条千姿百态魅力无限的瀑布群落。

赤水境内出露地层为侏罗纪、白垩纪丹霞地貌,是贵州省内侏罗纪、白垩纪和新生代的第四系地层发育最好,出露最齐的地区。丹霞地貌系红砂岩层,结构疏松,含水量大,地表褶皱起伏剧烈,加之地表腐殖质厚,含钾量高,保肥保水能力强,非常适宜赤水金钗石斛的生长和种植。

赤水金钗石斛产品荣誉

2006年03月2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赤水金钗石斛”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9年11月15日,赤水金钗石斛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赤水金钗石斛地理标志

赤水金钗石斛地域保护范围

赤水金钗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贵州省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界定赤水金钗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遵府函[2005]33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贵州省赤水市旺隆、长期、官渡、长沙、葫市、元厚、大同、复兴、丙安、白云、石堡、两河口等12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赤水金钗石斛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名

金钗石斛。

(二)立地条件

野生或仿野生环境状态,海拔230至800米,pH值6.5至7.2,有机质含量1%至2%。

(三)栽培技术

1.种子采集与种苗选择:每年11月下旬在产地采集成熟的石斛蒴果,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组培苗。生产用种苗选择无病虫为害,健壮的野生苗或组培苗。

2.栽种时间:春季栽培时间为2月下旬至4月初;秋季栽培时间9月下旬至11月中旬。

3.田间管理:

(1)水肥管理:腐熟的农家肥1650千克/亩,石斛专用肥50千克/亩,石斛营养液400倍液;浇水以基质不干不涝,保持基质湿润为度。

(2)除草:随时清除根际周边杂草。但在高温季节不宜除草,拔除杂草不要伤根。

(四)采收与加工

1.采收:每年的11月下旬。主要采收叶片开始变黄脱落叶的两年生以上的茎枝。采收方法是用剪刀从茎基部将老植株剪割下来,留下嫩的植株,让其继续生长,来年再采。

2.加工:

鲜品:采收→除根去叶→储藏。

干品:采收→除根去叶→浸泡→揉搓→去膜质→晾干→烘烤(7至8成干)→发汗(变金黄色)→再次烘烤(全干)。

(五)质量特色

1.感观特色:

(1)鲜品:根茎圆头状,略膨大;茎下部圆柱状,中部起呈压扁状,顶端钝尖;有时全体细长,近圆柱状或不明显的压扁状;叶鞘灰白色,膜质;总状花序,花1至4朵,白色而带淡紫红色;色泽由浅灰绿色、绿色至绿黄色。

(2)干品:多回小弯曲条状或弯曲条状,无根头,无叶鞘;具纵棱条及皱缩;色泽黄色。

2.理化指标:生物碱含量0.38%至0.58%,多糖含量1.50%至2.50%。

赤水金钗石斛专用标志使用

赤水金钗石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贵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赤水金钗石斛补充介绍

  赤水民间使用金钗石斛早在乾隆川盐入黔年间,入药熬汤就开始当地生长的石斛,因其茎杆两头细小,中间粗壮,色金黄,其茎状形如古代人们用来绾住头发的“黄金发簪”首饰,半月形,所以用“金钗”命名,冠以”赤水“地名,称为赤水金钗石斛。金钗石斛生长环境要求苛刻,要在特殊的地理环境才能种植,喜温暖湿润气候,宜土质含钾量高,保肥保水能力强的地方才能生长。赤水金钗石斛因有近200年历史,形成我国的石斛中药材原生地,是中国石斛开发最早的地区,加之独有的石斛碱含量,是石斛中精品,成为现在金钗石斛药源库,有“人间仙草”之美称。赤水金钗石斛对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生津止渴、健胃、清肝、明目、调节血脂、降血糖等。对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眼科等有特殊功效。

  金钗石斛

  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用于热病伤津、口渴舌燥、病后虚热、胃病、干呕、舌光少苔。石斛一名始见载于《神农本草经》。据马继兴《神农本草经辑注》记载:“石斛,一名林兰。味甘,平,无毒。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藏虚劳嬴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据以上记述,仅对石斛的性味、功能与主治范围等作了一定叙述,而对石斛的形态、特征等未有描述。因此,无法考证所述为何种植物。

  《名医别录》(据《本草纲目》转载)谓:“石斛生六安山谷水旁石上……”.这里对石斛的产地及生境作了第一次的记载。又名耳环石斛、霍山石斛、金霍斛、仙斗、风斗、西枫斗,霍斛,石斛等;现在常指代各类石斛制品,包括:铁皮枫斗、铜皮枫斗、黄草等。其主要保健功能:滋阴润肺,益胃补肾,建脑明目,降火良药,并具生津止渴,补五脏虚劳,清肺止咳,防感冒,抗疲劳的功效。

  《本草纲目》称它有“强阴益精、厚肠胃、补内孢不足、轻身延年”之功效。历史上医家称“霍山石斛”干之而不槁,嚼之且无渣渍,味浓厚而无脂膏,养胃益液,却无清凉碍脾之虑,确为无上妙品。以之代茶,生津润喉、嗓音不衰;取之提炼,抗菌防癌,延缓衰老。因此功效奇特,市场稀缺,素有“千金草,软黄金”之称,被誉为中华几大仙草之首。

  石斛为常用中药之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并列为上品。有养胃生津、滋阴清热、明目的功能,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赤水金钗石斛于2006年3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质检机构依法对其实施保护,对产品的产地范围,产品名称,规范种植,质量特色,质量等级、数量、包装、标识,产品专用标志的印刷、发放、数量、使用情况,产品生产环境、生产设备,产品的标准符合性等方面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获得欧盟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对打造赤水金钗石斛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的附加值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促进赤水市种植业和中药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赤水金钗石斛”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赤水金钗石斛”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