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特产

内黄大枣

内黄大枣特产照片

内黄特产内黄大枣介绍

内黄大枣属于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河南省内黄县特产

内黄大枣,河南省内黄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内黄大枣果酸含量为枣果平均含量的5倍,维生素C含量是柑橘的10倍,苹果的75倍,是名副其实的“百果之王”。因所产红枣味美量大,内黄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

2009年07月0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内黄大枣”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内黄大枣历史渊源

内黄县素有“枣乡”之称,内黄大枣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历代帝王之贡品。

《内黄县志》记载:“唐宋时期已有大面积种植。”

新中国成立前,内黄十年九旱,粮食收成差。枣树却相反,越是干旱,枣子越是丰产。有几年,粮食几乎绝收,村里人全部靠枣度日。“当时枣树就是内黄人的“救命树”。

20世纪90年代,内黄大枣进入黄金发展期,以枣业为主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已十分成熟。枣树下套种小麦、花生、红薯等经济作物,既解决了温饱,又让农民增收。

20世纪90年代末,内黄大枣凭借良好的口碑价格水涨船高,当地群众的种植热情空前高涨,大枣产量连年攀升,“增量就是增效”成为大多数枣农追求的目标。为了提高产量,部分枣农开始滥用农药、化肥等,内黄大枣品质下降,口碑下跌,收购的客商越来越少,价格也越来越低。

2000年后,新疆、甘肃、宁夏等地大枣大批量进入内地,并迅速占领干枣市场,对内黄枣业形成极大冲击。

2015年,内黄县林业局着手进行品种培育实验,前往全国多地进行考察,在山西太谷学习“双调技术+防雨棚设施”,在临猗学习"冬枣露地栽培密植+大棚模式等先进技术,带回内黄推广。

从2017年起,内黄县计划每年拿出900多万元用于大枣产业发展,对标准化管理示范园、新建的鲜食大枣密植园、搭建的防雨棚等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奖补,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枣农的积极性。

内黄大枣产品特点

内黄大枣适应性强,抗涝、耐旱、耐瘠薄,非常适合内黄沙区的土壤特性,种植模式以农枣间作为主,不但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又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促进了农业稳产高产。

内黄红枣共有品种60余个,品质优良,富有弹性,果味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既可鲜食,又可干制加工。其中富含果酸、十八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百果之王”和“活微生素丸”之誉,有益心润肺、合脾健胃、益气生津、养血安神等功效,有舒肝健脾、清心润肺、补血养颜、调中益气等功能,尤其是鲜枣中富含环磷酸腺苷(CAMP)等生物活性物质,对冠心病、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有显著疗效,而且对人体内的癌细胞有较强的破坏和抑制作用。内黄大枣个大肉厚、内部组织松软,弹性好,利于加工和长途运输,可加工成为多种食品。

2014年,内黄县林业局在全国范围筛选出10种优质枣,送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进行氨基酸的定量分析。检测结果显示:10个品种中,内黄大枣扁核酸游氨基酸含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生物活性化合物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含量均属最高,比其他品种高1倍以上。

内黄大枣产地环境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地处太行山东麓,黄河北岸,位于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内黄县历史上沙丘连绵,常年干旱,然而枣树的耐旱、耐涝、耐碱性,使其在这片特殊的土地上顽强生长。

地质

内黄地处太行山东麓平原,第四系黄土普遍覆盖,基岩未曾出露,境内地层发育不全。地层由下而上分太古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二叠纪、白垩系、下第三系、上第三系、第四系。

地貌

内黄县属黄河冲积平原,亦系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全县总面积1161平方公里,全部是平原,地形平坦,起伏较小,海拔高度一般在50-70米。地势总体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平均坡降1/5000-1/6000。

气候

内黄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冬季盛吹偏北风,夏季盛吹偏南风,春秋两季属过渡性季节。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88.8小时。年平均气温13.7℃,气温的年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年平均降水量596.7毫米。

水资源

内黄县主要过境河主要有四条:分别是卫河、安阳河、汤河、硝河,年平均降水量为596.2毫米,平水年(50%)地面水径流量为1031万立方米,偏枯年(75%)径流量为819万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1.8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56亿立方米。

土壤

内黄受黄河、卫河、漳河多次决口的影响,成土母质分为冲积物母质、风积物母质两大类。全县土壤面积145.7万亩,分为潮土类、风沙土2个大类,其中潮土类120.3万亩,占土壤面积的82.57%;风沙土类25.4万亩,占土壤面积的17.43%。

内黄大枣产品荣誉

1992年,内黄大枣获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轻工产品技术博览会金奖。

1993年,内黄大枣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展金奖和中国北京首届保健品博览会金奖。同年,内黄县被河南省林业厅命名为“红枣产量第一县”。

2005年,国家相关部门授予内黄县“大枣优质丰产栽培及系列加工标准化示范县”。

2009年,内黄县被授予“中国枣业十强县”。

2009年07月0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内黄大枣”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内黄大枣地理标志

内黄大枣地域保护范围

内黄大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河南省内黄县城关镇、张龙乡、马上乡、东庄镇、高堤乡、亳城乡、梁庄镇、中召乡、后河镇、井店镇、二安乡、六村乡、楚旺镇、宋村乡、田氏乡、豆公乡、石盘屯乡等1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内黄大枣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扁核酸。

(二)立地条件

土层厚0.5米以上,土壤类型为潮土、风沙士,质地为沙壤土、沙土、粘士,pH值6.0至8.5,土壤有机质含量≥0.69%。

(三)栽培管理

1.育苗:采用根蘖育苗和嫁接育苗。

2.栽植时间:春栽和秋栽。

3.栽植密度:枣粮间作栽植密度≤330株/公顷;非间作栽植密度≤1665株/公顷。

4.施肥:盛果期枣树以产定肥,株产25千克枣施纯氮≥1.5千克,纯磷≥1千克,纯钾≥1.3千克。

5.果实采收:9月下旬以后进入完熟期,开始采收。

6.干制:自然晾干或烘干,至水份含量25%以下。

7.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形状为短圆筒形,上端略粗,下端略细,果核为扁形,单果重≥4.2克;外果皮紫红色,有光泽;果肉厚,呈浅黄色,酸甜适口,有弹性。

2.理化指标:总糖含量≥42%,总酸含量≥1%,糖酸比为42:1,氨基酸总含量≥0.9%,果肉含水量≤25%。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内黄大枣专用标志使用

内黄大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河南省内黄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内黄大枣的法定检测机构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内黄大枣补充介绍

  个大肉厚、富有弹性、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有极好的医疗保健作用。早在唐代,内黄大枣就被列为贡品。九月中旬是枣子成熟的季节,此时来安阳可以品尝新鲜的内黄大枣。

   内黄是我国农业大县,国家生态示范县,科技先进县,国家命名的“中国红枣之乡”,大规模种枣历史1500余年,内黄大枣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曾获银奖,被称为“东方红宝”。全县现有枣林45万亩,600多万株,年产大枣6000万公斤,面积、产量居全国之首。内黄大枣品种繁多,当家品种为扁核酸。

  

   后河镇1998年产枣2700万公斤,居全国乡镇首位,该镇投资500万元建起了后河镇红枣专业批发市场,日成交额百万元,林果业产值超亿元。仅红枣一项,全乡人均收入1500元。

   内黄枣林分行栽植,枣林下套种花生,每到9月中旬至10月枣熟季节,树上玛瑙枝垂云霞灿烂,树下畦畦花生碧绿如毯。金秋时节游枣乡,可观枣林风光,品民风民俗。步入枣林,伸手摘红枣,低头刨花生。再看采摘晾晒运销批发大枣花生红红火火的丰收景。品尝枣花蜜、枣茶、枣酒、金丝蜜枣、香心蜜枣、无核枣、焦枣,真是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内黄大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河南省内黄县城关镇、张龙乡、马上乡、东庄镇、高堤乡、亳城乡、梁庄镇、中召乡、后河镇、井店镇、二安乡、六村乡、楚旺镇、宋村乡、田氏乡、豆公乡、石盘屯乡等1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内黄大枣”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内黄大枣”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