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特产

沁水黄小米

沁水黄小米特产照片

沁水特产沁水黄小米介绍

沁水黄小米属于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山西省沁水县特产

沁水黄小米,山西省沁水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小米又叫谷子、粟米,为禾本科植物粟的种仁,据《神农本草经》记述:“粟米味甜微寒,养肾气,除胃寒,治消渴(糖尿病),利小便”,有很高的保健和营养价值。

由于沁水县特定的丘陵岭地,特有的生态环境,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降水充沛的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特别有利于谷子的生长成熟,有利其籽粒营养成分的积累转化。沁水黄小米营养丰富,其营养价值超过粳米。小米内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淀粉、维生素B1、B2和C等,其中维生素B1的含量为粳米的5—6倍,居所有粮食之首。

2010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沁水黄小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沁水黄小米历史渊源

小米又叫粟米,为禾本科植物粟的种仁,“沁水黄小米”又简称为“沁水黄”。中国北方盛产谷子,尤以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界的历山脚下沁水盆地米质最佳。

相传在明代时,沁州檀山一带有座古庙,庙里住着几位和尚,生活清苦,免不了忍饥挨饿,他们看见庙周围的土地荒芜,就开垦出来,种上了糙谷。经过几年的精心栽培驯化,糙谷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这种谷子,色泽蜡黄,颗粒圆润,状如珍珠,晶莹明亮。煮成饭后松软可口,味道清香,越嚼越香,遂起名为“爬山糙”。

清康熙年间,保和殿大学士为沁州人士,人称“吴阁老”。在衣锦还乡时,听说“爬山糙”品质极佳,状似金珠,熬稀饭锅边不挂米粒,蒸饭、切饭香甜味美。为了证实传言,便亲自到檀山庙内品尝,方知名不虚传。当时他嫌“爬山糙”名字不雅,便称之为“沁州黄”。在还朝时还带了一些小米献给康熙。康熙食后,大加赞赏。这样“沁州黄”便成了年年进贡的珍品。因吴阁老使“沁州黄”名扬朝野,久之,“吴阁老”也就成了“沁州黄”的代名词。

又传,《康熙字典》的总阅官陈廷敬是康熙的老师,康熙为了表达对老师母亲的尊敬,前来探望,时值酷暑,陈廷敬的母亲住在沁水县界内的“老母庵避暑山庄”,陈母用小米粥款待了康熙,康熙看到小米色泽金黄,颗粒饱满,食之米饭香味浓郁,软而不黏结,龙颜大悦,便在山庄门口的一棵奇特的大白松下乘凉,看到一首打油诗,“舜王耕历山、悠悠五千载、天下稻花扬、唯有沁水香”,康熙帝就指定要带沁水黄小米回宫食用,并提笔在大白松树根部的石壁上挥毫写下了“玉质龙鳞”四个大字,现碑文尚存,从此,“沁水黄小米”就成了宫廷贡品。

民国八年(1919年),沁州黄”小米在参加印度国际博览会饮誉海外。

沁水黄小米产品特点

沁水黄小米品质特性

沁水黄谷子品种优良,种植的谷子品种有晋谷21、晋谷40、晋谷41和晋谷42,生长期为120—135天,耐旱、耐瘠,亩产250—300千克。沁水黄小米色泽金黄,颗粒饱满,食之米饭香味浓郁,软而不黏结,米香浓郁。

沁水黄小米营养价值

沁水黄小米营养丰富,其营养价值超过粳米。小米内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淀粉、维生素B1、B2和C等,其中维生素B1的含量为粳米的5—6倍,居所有粮食之首。

经山西农科院谷子研究所检验分析,“沁州黄”脂肪含量高达4.22%,比一般小米高1%—2.5%;可溶性糖类的含量为1.6%;蛋白质、脂肪含量均高于一般大米、白面;其粗纤维含量则低于其他粮食品种。《中国谷子品种资料目录》中编入的1.1万多个谷物品种,经专家鉴定没有一个品种能比得上“沁州黄”。

沁水黄小米药用价值

沁水黄小米维生素有独特之处,维生素B1的含量居所有粮食之首,可和中、益肾、除热、解毒、入脾、入胃、消渴、止泻,对防止脚气,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有预防效果;维生素B2对防止口角炎、唇干裂、阴囊炎、结膜炎、脂溢性皮炎有预防和治疗效果,参与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维护正常的视觉功能和促进生长;维生素C对急慢性传染疾病有预防和治疗效果,促进铁和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脂肪、蛋白质的合成维持免疫功能,羟化5—羟色胺,保持血管的完整,并促进非红色素铁的吸收沁水黄小米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十分丰富,其中钙、磷、铁的含量都比较高,可以起到强筋壮骨、活血化淤、健脾保肝等作用。

常食沁水黄小米可治疗脾胃虚弱、反胃呕吐、腹泻等,还具有养阴、壮阳、清热、利尿等功能,对高血压、皮肤病、炎症均有一定的预防和抑制作用。有肾病者宜常食,脾胃虚者宜久食。

沁水黄小米产地环境

沁水黄小米地貌土壤

山西省沁水县地势西南高,东南低。四周群山环绕,西部大山更为险峻,海拔1400米以上,最高峰为西南边界历山自然保护区的舜王坪,海拔2321.8米,最低处是在海拔520米的历史文化名人赵树理家乡尉迟村。境内山多林密,山峦重叠,沟壑纵横,高差悬殊,丘陵平川相间,中条山主峰历山就在沁水县境内,该区已被列为国家级森林自然保护区。

沁水县土壤分布为4种类型:1、宜牧土壤,2、宜林土壤,3、宜农、林、牧综合利用的土壤,4、宜农土壤。全县土壤有机含量1.8%,全氮含量0.093%,全速磷9.98ppm,全速钾128.88pm,有机质钾、氮、磷养分充足,土壤pH值6.8—8.2,呈中性至微碱性。

沁水黄小米水文情况

沁水县属黄河流域,常年清水不断,沁河为主干河流,由安泽县流经苏庄乡冯岳村入境,由加丰尉迟村出境入阳城,在沁水县境内流长82千米。沁水县水资源总量为9.88亿立方米。

沁水黄小米气候情况

沁水县气候因地形复杂,差异显著,属典型的温暖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冬天风多雨少,夏季潮湿多雨,西部凉爽,东部温和,年气温平均在10.3℃左右,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610.6小时,年积温≥14℃全年10℃以上有效积温为3100—4100℃,年均降水量643.7毫米,霜冻期为10月上旬至次年4月上旬,无霜期173天,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期,白天温度高,光照充足,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用,夜间温度低,减少了作物呼吸消耗,有利于小米有机物质的积累。

沁水黄小米产品荣誉

2003年,沁水黄小米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

2005年,沁水黄小米注册商标被列为“山西省著名商标”。

2008年,沁水黄小米被山西省名优中心列为“山西省名牌农产品”。

2010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沁水黄小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沁水黄小米地理标志

沁水黄小米地域保护范围

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城市西北部,中条山东北,黄河支流沁河中游。县境四周环山,东至老马岭,岳神山与高平市、泽州县为邻;西至东坞岭与翼城县搭界;南至仙翁山。舜王坪与阳城县、垣曲县接壤;北至香山岭,关帝岭、宁峻山与浮山县、安泽县、长子县毗邻。沁水黄小米产地范围为:沁水县的中村镇、土沃乡、张村乡、龙港镇、樊村河乡、苏庄乡、郑庄镇、端氏镇、加丰镇、郑村镇、胡底乡、固县乡、十里乡、柿庄镇等14个乡镇,涉及251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7′00″—115°55′00″,北纬35°24′00″—36°04′00″。

沁水黄小米质量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91的要求。土壤: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红壤土、黄壤土、红粘土或红沙土。土壤有机质含量2%以上,PH值在7左右。地理环境:地势高、基本平坦、海拔800—1200米的岭地或滩地。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2500—2600小时。气温:季节性变化明显、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温度不小于10℃的年活动积温3000—3400℃,全年的平均气温18.5—20℃为宜。雨量适中,平均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为宜。本区域大气通风良好且符合GB3095标准的规定。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用已审定选择推广的、经生产实践认可的、高产优质、抗倒伏能力和抗逆能力强的并适合于本地积温条件的优良品种晋谷21、晋谷40、晋谷41、晋谷42。种子纯度和净度98%以上,发芽率大于90%,含水量在14%以下。播前一周,将种子在阳光下晾晒2—3天。播前3—5天,用10%的盐水溶液浸泡,捞出漂在水面上的秕谷、草籽等,将下沉饱满籽实捞出,用清水洗净,晾干待播。

(3)生产过程管理:选地: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块。选茬:选择前茬三年以上未使用高残留农药的大豆、小麦及耕作条件好的玉米、高粱茬,避免重茬和迎茬。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结合间苗定苗进行,应掌握浅锄细锄,破碎土块,做到除草务尽,深浅一致,防止伤苗压苗。第二次中耕在谷子拔节后,结合追肥进行深中耕,深度7—8厘米。

松土通气,消灭杂草。第三次中耕在孕穗期进行,深度一般以5厘米为宜。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农药使用严格遵守绿色食品农药使用规则。主要病害防治:谷子白发病一般在孕穗期至灌浆期发生,发现病株连根拔起清除,带出大田烧毁,并实行多次轮作倒茬。主要虫害防治:粟灰螟一般在拔节后期发生,主要防治办法是在秋后焚烧根茬、清除根茬、人工灭虫。六月上中旬(具体时间按当地虫情测报),用乐斯本1000—1500倍液叶喷,公顷用药液780千克,防治谷子钻心虫。

(4)产品收获后处理的规定:收获时间一般在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蜡熟末期或完熟期进行收获。此时谷子下部叶片变黄,上部叶片捎带绿色或呈黄绿色,籽粒变硬,成熟(断青)时及时收获。收获要求要做到单收、单运、单脱粒、单储存、确保打、运、储及加工过程中不发生第二次污染。

(5)生产记录要求:加工过程要精益求精,把好“五关”:原料购进关、清杂除尘关、碾抛分级关、探测色选关、包装计量关。生产过程中经过清杂、除尘、排瘪、砻谷、扒壳、碾米、抛光、色选、金属探测、分级、计量、包装、检验等工序完成。生产记录要求必须建立地理标志农产品沁水黄小米生产档案,应详细记录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加工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沁水黄小米专用标志使用

沁水黄小米地域范围内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等级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沁水黄小米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沁水黄小米补充介绍

  小米又叫粟米,为禾本科植物粟的种仁,“沁水黄小米”又简称为“沁水黄”。我国北方盛产谷子,尤以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界的历山脚下沁水盆地米质最佳,传说《康熙字典》的总阅官,清朝大臣陈廷敬是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皇帝为了表达对老师母亲的尊敬,前来探望,时值酷暑,陈廷敬的母亲住在沁水县界内的“0庵避暑山庄”,陈母用小米粥款待了康熙帝,康熙帝看到小米色泽金黄,颗粒饱满,食之米饭香味浓郁,软而不黏结,龙颜大悦,便在山庄门口的一棵奇特的大白松下乘凉,看到一首打油诗,“舜王耕历山、悠悠五千载、天下稻花扬、唯有沁水香”,康熙帝就指定要带沁水黄小米回宫食用,并提笔在大白松树根部的石壁上挥毫写下了“玉质龙鳞”四个大字,现碑文尚存,从此,“沁水黄小米”就成了宫廷贡品。

  沁水黄小米在2003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2005年注册商标被列为“山西省著名商标”,2008年沁水黄小米被山西省名优中心列为“山西省名牌农产品”。

  据《神农本草经》记述:“粟米味甜微寒,养肾气,除胃寒,治消渴(糖尿病),利小便”,有很高的保健和营养价值,由于沁水县特定的丘陵岭地,特有的生态环境,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降水充沛的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特别有利于谷子的生长成熟,有利其籽粒营养成分的积累转化。谷子品种优良,种植的谷子品种有晋谷21、晋谷40、晋谷41和晋谷42,其米粒色泽金黄,粒大均匀,米质上乘。谷子生长期为120—135天,耐旱、耐瘠,亩产250—300公斤。目前种植面积10万亩,年总产可达3000万公斤。

  沁水黄小米营养丰富,其营养价值超过粳米。小米内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淀粉、维生素B1、B2和C等,其中维生素B1的含量为粳米的5—6倍,居所有粮食之首。沁水黄小米产业为沁水县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途径

  沁水黄小米

  地域范围

  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城市西北部,中条山东北,黄河支流沁河中游。县境四周环山,东至老马岭,岳神山与高平市、泽州县为邻;西至东坞岭与翼城县搭界;南至仙翁山。舜王坪与阳城县、垣曲县接壤;北至香山岭,关帝岭、宁峻山与浮山县、安泽县、长子县毗邻。沁水黄小米产地范围为:沁水县的中村镇、土沃乡、张村乡、龙港镇、樊村河乡、苏庄乡、郑庄镇、端氏镇、加丰镇、郑村镇、胡底乡、固县乡、十里乡、柿庄镇等14个乡镇,涉及251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7′00″~115°55′00″,北纬35°24′00″~36°04′00″。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沁水黄小米色泽金黄,颗粒饱满,食之米饭香味浓郁,软而不黏结,米香浓郁。 2、内在品质指标:沁水黄小米营养丰富,其营养价值超过粳米。小米内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淀粉、维生素B1、B2和C等,其中维生素B1的含量为粳米的5—6倍,居所有粮食之首。沁水黄小米维生素有独特之处,维生素B1的含量居所有粮食之首,可和中、益肾、除热、解毒、入脾、入胃、消渴、止泻,对防止脚气,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有预防效果;维生素B2对防止口角炎、唇干裂、-炎、结膜炎、脂溢性皮炎有预防和治疗效果,参与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维护正常的视觉功能和促进生长;维生素C对急慢性传染疾病有预防和治疗效果,促进铁和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脂肪、蛋白质的合成维持免疫功能,羟化5—羟色胺,保持血管的完整,并促进非红色素铁的吸收沁水黄小米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十分丰富,其中钙、磷、铁的含量都比较高,可以起到强筋壮骨、活血化淤、健脾保肝、益肾利尿的作用。 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安全执行NY5305---2005无公害食品粟米标准(DB140721/T002-2005)。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沁水黄小米”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沁水黄小米”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