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特产

拜城油鸡

拜城油鸡特产照片

拜城特产拜城油鸡介绍

以鸡为主料的食品

拜城油鸡属肉蛋兼用型鸡种,拜城油鸡体态肥美、骨细肉多、肉质细嫩、香味浓郁,营养丰富而倍受产区人民喜爱。其名称由来,一说秋季育肥后,胸部迅速沉积大量脂肪而得名;一说皮肤和肌肉间有一层很薄脂肪层,而且这个脂肪层散发出特殊的香味,所以称它为油鸡。拜城油鸡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中心产区位于拜城盆地边缘。2010年1月15日,拜城油鸡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

拜城油鸡养殖历史

拜城油鸡养殖历史悠久,最早始于清代,分为矮脚型、高脚型和乌肉型。矮脚型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且离拜城县较远的黑英山、老虎台、羊场等山区,是半野性状态的纯种拜城油鸡。矮脚型拜城油鸡内还混有一些乌肉型品变种,数量很少,据说历来就有这个变种,没有外来血液。高脚型主要分布在离县城较近的米吉克、克孜尔、赛里木、托克孙、亚吐尔、大桥等乡村。当地维吾尔族农民很喜欢斗鸡比赛,20世纪40年代从吐鲁番引入吐鲁番斗鸡,解放后从湖南引入湖南斗鸡(当地农民简称为湖南鸡),与当地的土种鸡(所谓拜城油鸡)自然交配而育成了高脚型拜城油鸡。拜城民间有利用油鸡进行育肥的传统,育肥后的油鸡,肉质更加鲜美,是拜城人招待贵客和过节才能享用的美食。

拜城油鸡外貌特征

矮脚型拜城油鸡脚短骨细,头小而轻,形似盘状,结构坚实,颈短而直,冠形以单冠、玫瑰冠和豆冠为主。肉垂发达,颜色红艳,脚青肤白,喙黑褐,虹彩黄、褐两色居多,体躯近似长方形,行动敏捷。公鸡胸挺尾翅,颈羽、鞍羽金黄色,尾羽黑色。胸腹及主翼羽黑色居多。尾羽常有两根向上翅起。母鸡头型如鸽子头,半数头顶有凤冠。体羽以麻灰、麻黄、麻黑和纯黑。尾羽发达,形如纸扇,少数有距。

乌肉型拜城油鸡体羽白色或黑色,冠,耳叶,喙,脚和皮肉黑色。

高脚型拜城油鸡脚高骨粗,头大而粗,形如鹰头,体形如鞍,体格壮实,颈长,冠不发达,仅留有冠基。公母鸡均耳叶。喙色黄褐,虹彩以黄褐两色居多。公鸡颅骨厚实,体羽有红、黄两色,胸腹羽红黑,尾羽闪光泽。脚趾间距宽似十字,腿骨粗实,距特发达。母鸡体羽有黑褐、黄褐、浅褐、尾羽、主翼羽黑色。

拜城油鸡生长环境

拜城县位于天山中段南麓、却勒塔格山北缘的山间狭长带状盆地。拜城县气候特点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型气候,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年均气温7.6℃,无霜期133至163天,年均降水170毫米。有木扎提河、喀普斯浪河、喀拉苏河、克孜勒河等水系。拜城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中国美利奴细毛羊(南疆型)之乡,中国黄油菜之乡。巨大的温差、丰富的水资源和充实的粮食供应是拜城油鸡独特品质形成的重要基础。

拜城油鸡品种保护

拜城油鸡体态肥美、骨细肉多、肉质细嫩、香味浓郁,营养丰富,但生产性能偏低,不适应规模化生产的需要,普通农民养殖拜城油鸡主要是自给自足。20世纪80年代,大量外来鸡种的引进,对拜城油鸡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杂交窜配现象十分严重。1995年,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课题组赴拜城县进行拜城油鸡的品种资源调查,2002年正式开始了《拜城油鸡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课题研究,后在黑英山乡和老虎台乡建立拜城油鸡保护区。

拜城油鸡补充介绍

  拜城油鸡属肉蛋兼用型的地方品种,具有体态肥美、骨细肉多、肉质细嫩、香味浓郁,味道鲜美、抗病力强等特点,适宜在山区低温带养殖。中心产区位于拜城盆地边缘等地,油鸡主要生长在牧区,以半坡或草原放养为主,主食青草和昆虫,补饲以谷物。存栏5万只。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拜城油鸡”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拜城油鸡”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