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特产

尼木藏香

尼木藏香特产照片

尼木特产尼木藏香介绍

尼木藏香属于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西藏自治区尼木县特产

尼木藏香,西藏自治区尼木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尼木县的藏香制作历史悠久,以其在制作过程中不伤害生物和独特的原料配方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是西藏著名的藏香源产地之一,尼木藏香不仅可用于佛事活动,而且还具有杀灭细菌、驱除污浊之气、预防感冒等流行性疾病、增强睡眠等独特的医疗功效。其制作技艺为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14年12月1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尼木藏香”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尼木藏香历史渊源

尼木藏香制作历史悠久,已有1300多年历史。尼木县吞巴乡吞达村几乎每家每户都在生产藏香,在从村子中间穿过的吞曲河上,分布着大大小小200多个用于研磨藏香原料的水磨。

7世纪的吐蕃王朝时期,藏王松赞干布曾派出16名青年才俊到印度学习佛法。然而,15人客死他乡,只有吞弥·桑布扎学成归来。吞弥·桑布扎创制了藏文后,又根据西藏的地域特点,把在印度所学的熏香技术进行改进,发明了西藏第一圣香——尼木藏香。据藏传佛教有关典籍记载,藏香制作方法是依据诸佛菩萨密续经典记载。使香不仅是对上师三宝的供养,并且对人的身体、气脉及心神有所裨益。

在汉藏长期交往的过程中,藏香通过各种渠道传入内地。宋代就是一个爱藏香的朝代,举国上下,人们从饮食起居到医药养生、宗教祭祀,都离不开藏香。

清代,西藏与内地往来频繁,藏香曾是重要的朝贡物品。以前,藏香主要用作佛前供奉,后来不断改进配方,加入藏药和香料,这样制作出来的藏香具有杀灭细菌、驱除污浊之气,宁心安神、有助睡眠等独特的医疗功效。

尼木藏香产品特点

尼木藏香品质特性

尼木藏香(吞巴藏香)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以柏木、榆树皮为原料水磨加工而成的燃香。颜色为土黄色、黑色、红色,形状分为条状、塔状及粉末状。是一种历史悠久,地方特色明显的藏香,拥有最古老的制作技艺和制作工具,以及最原始的藏香配方,蕴含着一段凝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因其不同的配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味道和功效,能祛除异味、净化空气、提神醒脑、益气养神、驱虫驱蚊、杀菌抗病毒、预防感冒等的多种功效,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高。

制作藏香的原材料和制作工序要求极其苛刻。由于藏香最主要的用途是用在宗教礼仪上,所以在制作过程中要求一切都要以圣洁为主,否则会被视为是对神灵的不敬。传统的藏香原材料繁多而复杂,一般是柏树树干为主料,再以藏红花、麝香、白檀香、红檀香、紫檀香、沉香、豆蔻、穿山甲、甘菘、冰片等几十种香料按适当比例配合主料搓揉而成。

尼木藏香工艺特色

尼木藏香的制作工艺大体分为4道。第一道工序是先把柏树树干锯成若干小段,去皮。把去皮的柏树段中间打孔,再用一个木槭子紧紧地插上,然后把木段挂在水车的摇臂上,在水车的带动下,这些木段昼夜不停地在铺着石板的槽中摩擦,直到全部磨成木泥。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时的往槽里加水,不让已经磨成粉末状的柏树随风吹散。第二道工序是把已经磨好的柏树沫和各种香料一起搓揉。香料通常是以几十种藏药合制而成,不同的香料有不同的味道和颜色。第三道工序是成型流程。把混着各种香料的木泥放入牛角,再挤出来。这是制作藏香一道很关键的程序,要求成型的藏香成笔直的线条状。最后一道程序是晾晒,晾晒过程相当重要,不能长时间暴晒,只能是在阳光充足但温度不高的地方摆放。这是由于藏香原料的配制过程中,水的比例较少,这样能够使香料香味更纯正。藏香经过最后两到三天的晾晒程序便可以包装出售了。

尼木藏香产地环境

尼木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中南部,距拉萨市147千米,系西藏前、后藏的结合部。西部与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相邻,东部与曲水县相接,南部与日喀则地区仁布县、山南地区浪卡子县相连,北与当雄县接壤。总面积3275平方千米。

尼木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北部为山地,南部为河谷平原。最高点为麻江乡境内海拔7048米的穷母岗峰;最低点为玛曲河汇人雅鲁藏布江处,海拔3700米。全县平均海拔4000余米。塔荣镇海拔3809米。主要河流有尼木玛曲等,为雅鲁藏布江支流。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型气候区,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太阳辐射强,雨量集中。年均日照2947.2小时,无霜期约100天,降水量324.2毫米,年均温度7.8℃。野生植物主要有贝母、虫草、黄连、雪莲花等。

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境内众多中药材,为尼木藏香的制作提供了必备的原料。

尼木藏香产品荣誉

2008年6月,尼木藏香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4年12月1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尼木藏香”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尼木藏香地理标志

尼木藏香地域保护范围

尼木藏香(吞巴藏香)产地范围为西藏自治区尼木县吞巴乡、塔荣镇、普松乡现辖行政区大部分区域,北纬29.300°至29.517°,东经90.151°至90.362°。

尼木藏香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辅料:

1.原料:柏木、榆树皮、水。水必须使用吞巴河水。

2.配料:藏木香、藏红花、麝香、白檀香、红檀香、紫檀香、沉香、豆蔻、甘菘、冰片、没药等植物。藏木香必须使用产自产地范围内的。

二、制作工艺

1.工艺流程:选料、浸泡、去皮→水车研磨→香砖→加香料揉搓→成型→晾晒→成品→包装储藏。

2.工艺要点:

(1)研磨:将木段放入水中浸泡2天至3天后去皮后研磨成木泥。研磨必须采用当地水车研磨工艺。木泥含水量≥45%。

(2)香料配制:原料包括香草、沉香、豆蔻、甘菘、冰片等。手工制作:香砖与香料比例为3:1.3至1.6;机器制作:香砖与香料比例为3:1.8至2.1。

(3)成型:

①线香:打孔牛角挤压成型。

②塔香:磨具挤塑成型。

③粉末香:香砖研磨粉碎。

(4)晾晒:采用自然晾晒至水分含量≤15%。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颜色为土黄色、黑色、红色。形状分为条状、塔状及粉末状。气味呈现出幽婉、厚醇、清扬、高亢、触鼻清香、悠扬、甘甜的脂木香。

2.理化指标:线香长度≤50厘米,直径≤4毫米;塔香高度≤5厘米,直径≤1厘米。成品藏香必须含有柏木醇、2—茨酮、丁香酚、无羁萜、表木栓醇成分。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尼木藏香专用标志使用

尼木藏香(吞巴藏香)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尼木藏香(吞巴藏香)的检测机构由西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尼木藏香补充介绍

  尼木藏香,是指西藏自治区尼木县生产的藏香,尼木县的藏香制作历史悠久,以其在制作过程中不伤害生物和独特的原料配方而深受广大群众青睐,是全西藏最著名的藏香源产地之一,尼木藏香不仅可用于佛事活动,而且还具有杀灭细菌、驱除污浊之气、预防感冒等流行性疾病、增强睡眠等独特的医疗功效,对人体有百利而无害。其制作技艺为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藏香采用纯天然无污染的青藏高原特有的三十余种藏草药,不仅可用于佛事活动,而且还具有杀灭细菌、驱除污浊之气、预防感冒等流行性疾病、增强睡眠等独特的医疗功效,对人体有百利而无害。尼木藏香作为藏医药学的一个分支,其独特的医疗功效早已被藏族人民所熟悉和深知,是雪域高原屹然绽放的深含藏民族文化底蕴的奇葩。

  尼木县吞巴乡是藏文创始人吞弥桑布扎的故乡,该乡生产藏香技术 图3:尼木藏香制作工序:制作泥砖

  [3]就是由吞弥桑布扎于公元七世纪时所传授。尼木香被誉为西藏第一圣香。其配方秘而不宣,据说有30多种藏药配制而成,制作过程漫长且严谨。吞巴村作为吞弥桑布扎的故乡,更是尼木圣香的手工生产地,这里的村民得到了吞弥桑布扎的真传,在制作藏香的程序上一丝不苟。

  制作藏香的原材料和制作工序要求极其苛刻。由于藏香最主要的用途是用在宗教礼仪上,所以在制作过程中要求一切都要以圣洁为主,否则会被视为是对神灵的不敬。传统的藏香原材料繁多而复杂,一般是柏树树干为主料,再以藏红花、麝香、白檀香、红檀香、紫檀香、沉香、豆蔻、穿山甲、甘菘、冰片、没药等几十种香料按适当比例配合主料搓揉而成。据了解,用于制作藏香的主料柏树干,在吞巴村这样高海拔的地方并不生长,村民都要从400多公里外的林芝县运过来了,而制作藏香的部分辅料甚至要从印度引进。

  吞弥·桑布扎发明了藏文后,又根据西藏的地域特点,把在印度所学的熏香技术进行改进,发明了藏香。有一天,吞弥·桑布扎在吞曲河边看到水车的叶轮会伤到水里的鱼,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在河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鱼儿不得入内。从此,吞曲河里再也没有鱼的踪影。当地的人说,河水也化验过,没有什么异常,不知为什么就是没有鱼。[6]非遗信息  尼木县作为藏香的主产区,和原产区,其制作技艺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具体信息是:
  遗产级别: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批准序号:924
  遗产编号:Ⅷ-141
  项目名称:藏香制作技艺
  申报单位:西藏自治区尼木县、墨竹工卡县
  批准文号:国发〔2008〕19号
  批准时间:2008年6月7日。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尼木藏香”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尼木藏香”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