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特产

祁门安茶

祁门安茶特产照片

祁门特产祁门安茶介绍

安徽省祁门县茶叶品种

安茶,安徽省祁门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安茶是介于红茶、绿茶之间后期半发酵紧压的传统工艺名茶,用箬叶、竹篓包装,其外形紧结匀齐,色黑褐尚润,香气高长有槟榔香,汤色橙黄明亮,不仅是饮用佳品,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2014年1月,安茶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安茶历史渊源

清雍正三年(1725年),安茶始创。

1980年-1990年,安茶恢复生产。

安茶产品特点

安茶是介于红茶、绿茶之间后期半发酵紧压的传统工艺名茶,用箬叶、竹篓包装,其外形紧结匀齐,色黑褐尚润,香气高长有槟榔香,汤色橙黄明亮,不仅是饮用佳品,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安茶产地环境

祁门县地处皖南山地多雨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日照较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低山地貌面积70.02万亩,占土地面积的21.3%。主要分布中山区外围,遍及全县各乡。山体较缓,坡度一般为20°至35°不等。有较为稀疏的次生林及人工林分布,水土流失严重,本县地带性土壤红壤主要分布于此,适宜茶树生长。

安茶产品荣誉

2014年1月,五城米酒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2014年,荣获全国茶叶博览会黑茶类金奖。

安茶地理标志

安茶地域保护范围

安茶产地范围为安徽省祁门县芦溪乡、溶口乡、平里镇、祁红乡、塔坊乡、祁山镇、金字牌镇、大坦乡、小路口镇、渚口乡、历口镇、古溪乡、闪里镇、新安乡、箬坑乡共1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安茶质量技术要求

品种

祁门槠叶群体种及以此为母本选育的“安徽1号”、“安徽3号”等无性系良种。

立地条件

海拔800米以下。土壤为红壤、黄壤、黄棕壤,pH值4.5-5.5,有机质≥1.0%。

栽培管理

苗木繁殖:采用扦插或实生繁殖。

栽植:无性系茶苗栽植9月-11月或2月-3月,每667平方米(亩)栽植4000株-5000株;有性繁殖11月-12月或2月-3月

播种,每667平方米(亩)播种茶籽400千克-500千克。

栽培管理:

修剪:生产茶园,每年春茶结束后轻修剪1次;3年-5年中修剪或深修剪1次,时间在夏茶结束后。

中耕:春分和立秋前后各一次。

施肥:新茶园每667平方米(亩)施用腐熟有机肥1500千克-2500千克,饼肥100千克-150千克,磷肥15千克-25千克。成年茶园

每年每667平方米(亩)施专用肥100千克-150千克。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采摘

4月下旬-5月中旬采摘。采一芽二叶、一芽三叶或对夹叶。

加工工艺

加工:

初制:摊青→杀青→揉捻→干燥。

精制:筛分→风选→拣剔→拼配→高火→露茶→蒸茶→装篓→干燥→打围。

初制加工要点:

摊青:摊开厚度3厘米-5厘米,每隔30分钟翻动一次。

杀青:温度120℃-60℃,先高后低,时间15分钟-20分钟。

揉捻:时间42分钟-47分钟。

干燥:烘笼烘,毛火温度90℃-100℃,足火温度70℃-80℃;或烘干机烘,毛火温度100℃-110℃,摊叶厚度1厘米-2厘米,下机摊凉50分钟-70分钟,再足火80℃-90℃烘干,上叶厚度3厘米-4厘米。

精制加工要点:

高火:烘笼烘,投料3千克/笼,温度100℃-110℃,时间5分钟-8分钟,翻动4次。

露茶:夜置室外,摊叶厚度8厘米-10厘米,次日晨收。

蒸茶:摊放于垫棉布的竹帘上,厚度3厘米-4厘米,笼罩气蒸。

装篓:蒸茶后装入用箬叶作内衬的篾篓中,压紧压实。

干燥:6篓或8篓扎成1条,置于烘架上,覆棉絮,木炭烘干。

打围:用内衬箬叶的篾包扎成大件,置于通风、避光、阴凉、干燥处自然陈化。

质量特色

级别

外形

色泽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特贡

条索紧细、匀整

黑褐油润显毫

高长

醇甜

澄黄明亮

嫩匀、黄褐明亮

贡尖

条索紧结、匀整

黑褐油润有毫

高纯

醇爽

澄黄明亮

嫩匀、黄褐明亮

毛尖

条索较紧结、较匀整

黑褐尚润

纯较高

醇厚

澄黄较亮

尚嫩、黄褐较亮

一级

条索较紧、尚匀,有嫩茎梗

黑褐

纯尚高

醇浓

澄明

较匀、黄褐

项目

指标

水分(质量分数)/%≤

13.0(计重水分11.0%。)

总灰分(质量分数)/%≤

8.0

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质量分数)/%≥

45.0

水浸出物(质量分数)/%≥

34.0

粗纤维(质量分数)/%≤

16.0

安茶专用标志使用

安茶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安徽省祁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安茶的检测机构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2020年3月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祁门县芦溪乡广丰隆安茶厂使用“安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祁门安茶补充介绍

  祁门安茶是一种后发酵的黑茶(安徽唯一的黑茶)。与红茶和绿茶的制作方法是不同的。前者首先通过发酵使汁水变红,后者则先通过杀青使汁水保持清绿。而祁门安茶的制作却颇特殊,其原料为根据采摘时间不同分出等级,从头芽、贡尖、毛尖、一级、二级,一般是在清明至谷雨期间采摘制作,制作时连梗带叶经晒萎凋后,稍加揉捻,制成毛茶,待当年的8月份以后,最好是白露时节,进行蒸晒,夜露等十多道工序,最后压紧装在小竹篓内(每小篓装茶3斤、每大篓装20小篓),再放入烘橱内烘干,使凝结成椭圆形块状,即依竹篓容量成型。

  “安茶”是祁门一种历史名茶,民间称为“软枝茶”。明永乐《祁阊志》有软枝茶记载,“祁红”诞生前,“安茶”享有很高声誉,生产数量也较多。“安茶”专销广东,转售南洋,1988年全省名优茶评比会上,由于此茶品质优异,风格独特,荣获特种名茶称号。在粤东颇负盛名,与“徽六名茶”并驾齐驱。其条身紧结匀齐,色泽黑褐尚润,香气浓郁飘逸、泌人心脾,更为难得的是,它不但是一种上乘的饮品,还是良药,一直以来岭南中医诊方中常用“安茶”作引,广东、香港和东南亚地区更是尊它为“圣茶”。现代药理分析,发现安茶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和氨基酸等物质,有解渴清热去火、消瘴避邪、益寿健神、杀菌防腐防癌之功效。1988年、1992年两次被评为安徽省优质特种茶。近几年来,经过反复研制、改进,品质不断提高,需求量大增,在南方市场上深受欢迎。

  如前所述,软枝茶徽属各县均有生产。但衍化成安茶后,却只有祁门一县生产。由此可以推测,安茶是祁门人创制灼。

  清光绪以前,即祁红问世之前,安茶在祁门的产区很广,因为当时安茶销路比较好,是主要的外销茶,所以四乡均有生产,尤以西南乡一带为盛。祁红兴起后,安茶产区大为缩小,集中到西南乡的芦溪、溶口一带,尤其是店埠滩等地,平里、祁红、渚口3个乡亦有零星生产,其它地方则不见踪迹。

  祁门西南乡地区山高林密,云雾弥漫,降水充沛,温度适宜,自古以来这里农民多种茶树,植茶经验丰富。且茶园多分于峡谷山地和河流沿岸洲地,土地肥沃。尤其是河流冲积形成的洲地,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如店埠滩一带就有连片洲茶七、八十亩,是采制安茶最佳品质茶园之一。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祁门安茶”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祁门安茶”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