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特产

连江缢蛏

连江缢蛏特产照片

连江特产连江缢蛏介绍

竹蛏科缢蛏属贝类

连江缢蛏,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真瓣鳃目竹蛏科缢蛏属贝类。其贝壳自壳顶至腹缘有一条微凹的斜沟,形似绳索的缢痕。通称“蛏子”,又称蜻,由壳顶至腹缘近中央处,有一道倾斜的内陷沟,称内缢沟,故名。个大壳薄,肉质肥满,汤汁清甜醇美。闽东沿海人工养殖缢蛏已有400余年历史,《潮州府志》载:“闽粤以田种之,谓之蛏田”。有滋补、清热、除烦之功效,亦属妇女产后滋补良品。

连江缢蛏发展历史

连江特产缢蛏人工养殖,历史悠久。主要产区在晓澳和琯头。晓澳镇的百胜和道澳村尤为出名。缢蛏苗种主要来自宁德、福清、晋江、莆田和浙江乐清等县。养殖分新蛏、盘种和旧蛏3种。新蛏,冬春整埕播苗,夏季收成应市;盘种蛏系初春把新养蛏苗收起再移种低潮区海埕,夏季收成,个体较肥大。旧蛏,是新蛏生长慢,个体小,当年夏季不能收成上市,留在海埕继续养至翌年初夏收成,个体特大。后两种只有百胜、道澳一带能够养殖。其他埕地均只能种新蛏。据调查,全县种蛏面积约2000亩,产量1800吨。1952年县在百胜创办国营养蛏公司。农业合作化后,全县养蛏业发展较快,1965年,面积扩大到6391亩,产量4176吨。“文化大革命”初下降。1971年面积扩大到7337亩,产量6124吨。此后,面积、产量基本稳定6000亩和6000吨上下。养殖面积最大为1981年,7444亩。产量最高为1988年,9408吨。1990年面积5925亩,产量5116吨。

缢蛏属广温广盐性海产经济贝类,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沿海,是传统养殖品种之一,尤以浙江、福建两省人工养殖较为普遍,是海水贝类养殖的当家品种。近几年缢蛏养殖在江苏省也迅速展开,最初只是养殖技术问题,而很少有疾病的问题。

连江缢蛏形态特征

连江缢蛏壳薄而脆,长方形。背、腹缘近平行,前缘稍圆,后缘略呈截形。足部肌肉发达,两侧扁平,在足孔周围有2~3排触手,水管细长。

连江缢蛏产品价值

连江缢蛏肉滋味鲜美,除供鲜食外还可加工成罐头、蛏干和蛏油等。蛏肉有滋补、清热功效,能治疗产后虚损、烦热和痢疾等。蛏壳可治胃病和咽喉肿痛。

连江缢蛏生长环境

连江缢蛏生活于河口或有少量淡水注入的内湾,靠足部挖掘,穴居于潮间带的软泥或泥沙滩内。蛏体强大,底质松软,水温低时潜居较深,一般穴居深度10~20厘米。滤食性,主食底栖的或浮游能力不强的硅藻。雌雄异体,1年性成熟。在整个繁殖季节亲贝性腺成熟和排放3~4次,一般是大潮汛时成熟排放,小潮汛性腺恢复。缢蛏的养殖分采苗和养成两个阶段。缢蛏苗多附着在风浪平静、潮流畅通、流速缓慢而有适量淡水注入的内湾高、中潮区,水温15~30℃的沙泥层。

连江缢蛏捕捉方法

根据缢蛏的繁殖习性和幼虫的生活习性,及时进行平畦,能增加蛏苗的附着量,是蛏苗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从蛏苗播种到养成商品规格的大蛏为养成阶段。缢蛏播种后至当年7~9月收获的称1年蛏或“新蛏”;到翌年收获的为2年蛏或“旧蛏”。收获方法在泥沙质埕地可用短柄四龄耙、蛏刀或蛏锄挖捕,在软泥埕地多采用手足或蛏钩捕捉。

连江缢蛏补充介绍

  连江缢蛏:通称“蛏子”由壳顶至腹缘近中央处,有一道倾斜的内陷沟,称内缢沟,故名。个大壳薄,肉质肥满,汤汁清甜醇美。闽东沿海人工养殖缢蛏已有400余年历史,《潮州府志》载:“闽粤以田种之,谓之蛏田”。有滋补、清热、除烦之功效,亦属妇女产后滋补良品。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连江缢蛏”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连江缢蛏”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