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特产

黄腹角雉

黄腹角雉特产照片

明溪特产黄腹角雉介绍

鸟纲雉科的中国特产鸟类

黄腹角雉(学名:Tragopan caboti):是鸟纲、雉科中国特产的一种鸟类。体长约50-65厘米。雄鸟上体栗褐色,满布具黑缘的淡黄色圆斑。头顶黑色,具黑色与栗红色羽冠。飞羽黑褐带棕黄斑。下体几纯棕黄,因腹部羽毛呈皮黄色,故名“黄腹角雉”。有翠蓝色及朱红色组成的艳丽肉裙及翠蓝色肉角,于发情时向雌鸟展示。雌鸟通体大都棕褐色,密布黑、棕黄及白色细纹,上体散有黑斑,下体多有白斑。

主要栖息于海拔800-1400米的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中。性好隐蔽,善于奔走,常在茂密的林下灌丛和草丛中活动,非迫不得已,一般不起飞。常成5-9只的小群活动。主要以蕨类及植物的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昆虫如白蚁和毛虫等少量动物性食物,尤其是繁殖季节。影响种群发展因素主要是窝卵数小,孵化率低,天敌(青鼬、松鸦、豹猫)危害严重,加之森林砍伐、生境丧失和盗猎等人为干扰,使黄腹角雉的分布区愈来愈缩小,种群数量亦不断下降。主要分布于中国浙江,在福建、广东、湖南、江西亦有分布。

黄腹角雉形态特征

黄腹角雉雄性成鸟(春羽):额和头顶均黑;头上羽冠前黑,后转为深橙红色,羽冠两侧也为同色;后颈黑,此色经耳后向下延伸至肉裾的周围;颈的两侧亦深橙红色,向下几乎伸到胸的中部;上体包括两翅的表面均黑,羽基具白色横斑,羽端具明显的皮黄色卵圆斑,各羽两侧更杂以栗红色三角形斑,整体看像是栗红色,而满布以具有黑缘的皮黄色卵圆斑,特别华丽;尾上覆羽的皮黄色斑更形扩大,占着尾羽的大部;飞羽暗褐,杂以黄斑,尤其是在外翈上;尾羽黑褐,密杂以黄斑,并具宽阔的黑端。下体几乎纯皮黄色,仅两胁及覆腿羽稍杂以与上体近似的羽色。

雌性成鸟:上体棕褐,而满杂以黑色和棕白色矢状斑;头顶黑色较多;尾上黑色成横斑状;下体较背淡皮黄色,胸多黑色粗斑,腹部杂以明显的大形白斑,肛周羽和尾下覆羽灰白。

雄性幼鸟(1924年2月采自福建挂墩):酷似雌鸟,但头顶和喉多红色,上体无白色矢状斑,但散布有皮黄色卵圆斑,下体白斑也较少些。

一月龄的幼雏:头被以棕黄色绒羽;体褐色,具黄色斑纹,颈部斑纹较多,呈放射状;腹部土黄色。嘴和跗蹠等均黑褐色。

虹膜褐色,嘴角色,脚粉红色或肉色,具一短距。雌鸟无距,亦不具肉裾,肉质角亦不发达。

大小度量:体重♂1400克;体长607-700毫米;嘴峰♂14-16.5毫米,♀14-16毫米;翅♂225-233毫米;♀192-213毫米;尾♂207-230毫米,♀151-171毫米;跗蹠♂67-70毫米,♀58-62毫米。(注:♂雄性;♀雌性)

黄腹角雉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600-1800米的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中,栖息地内全年湿润温暖,年平均气温约15℃,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年降雨量约2000毫米。其中尤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冬青科、山矾科、蔷薇科、杜鹃花科和黄山松为建群树种,林下植被较发达的原始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较为喜欢。

黄腹角雉保护现状

黄腹角雉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3.1——易危(VU)。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Ⅰ级保护动物。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

黄腹角雉种群现状

国际鸟盟(BirdLifeInternational,2001年)和中国国家野生动植物调查(1995-2000年)对黄腹角雉的记录和调查的分析得出了估计大约有9,300只的种群,尽管Brazil(2009年)估计少得多:小于100个繁殖对。被估计在2,500-9,999只成年个体之间,相当于3,750-14,999只个体,在此舍入为3,500-15,000只个体。但是,它的数量可能少于5,000只成熟个体(ZhangZhengwanginlit.2012)。

趋势依据:有证据表明,保护区可以有效地保护该物种并维持种群数量。然而,在中国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黄腹角雉的密度从1980年代后期的每平方公里7.1只下降到2002-2003年的每平方公里0.9只。该物种正遭受着保护区生境转换和狩猎压力的影响,因此被怀疑正在适度快速下降。

2022年,在江西三清山风景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频频现身,林间觅食不惧游人。

黄腹角雉致危因素

主要威胁是栖息地的丧失和改造,尤其是在导致栖息地破碎化的地方。记录下来的其在500米以上的森林覆盖区中的间隙分散能力有限,这意味着该物种极易碎裂。由于对农业用地和木材的需求以及城市地区公路和铁路的发展,大多数天然林已经被砍伐或改造(ZhangYanyun,2010)。道路的影响可能仅限于表面坚硬和繁忙的路线,如对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项研究发现,将保护区一分为二的相对安静的黏土路并不构成对该物种的障碍,甚至似乎尽管交通量以及由此造成的干扰是重要的因素,但它们仍然提供了进食、砂砾收集和求偶的机会(YueSun等,2009)。但是,用针叶树人工林和竹子逐步替代天然常绿阔叶林是该物种面临的主要问题,部分原因是该物种在自然平台上筑巢,例如大多数针叶树种所缺乏的树枝之间的叉。提供人工筑巢平台可能使该物种在针叶树栖息地中持续存在(Wen-hongDeng等,2005)。在某些地方,特别是在保护区以外,仍然非法猎食。自1983年以来,已知的巢穴中有48%被自然捕食者破坏,尤其是欧亚混血的普通松鸦、黄喉貂和豹猫。

黄腹角雉补充介绍

  三明明溪县凭借“鸟类大熊猫”——黄腹角雉的种群数量占全国数量的10%等的优势,赢得了又一张“国字号”金名片——“中国黄腹角雉之乡”。

   近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下发《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关于授予福建省明溪县“中国黄腹角雉之乡”的决定》,明溪由此成了福建省第一批以野生动物物种来命名的两个县之一,在三明则是第一个。这是明溪继2004年荣获以国宝级植物红豆杉命名的“中国红豆杉之乡”之后的又一张金名片。

   当地林业部门介绍,黄腹角雉在我国历史上分布区域较窄,由于它的自然繁殖率极低,加上栖息地的急剧缩小,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处于濒危状态,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卷》和《世界受胁鸟类名录》,是《世界雉类保护行动计划2000-2004》确定的急需保护种类。如今在野外已难觅大群踪影,是我国特产濒危雉类,被称为鸟类大熊猫。

   为了保护这一珍稀资源,明溪县人民政府多次邀请中国鸟类学会秘书长、雉类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张正旺教授,厦门大学陈小麟教授等高等院校的专家来明溪调查。经调查证实,在明溪县夏阳乡的均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黄腹角雉种群,是国内最大的野生种群之一;在明溪县枫溪乡、胡坊镇等地共发现有黄腹角雉野生种群19群360只,按照专家分析,该种群占全国数量的10%。

   据介绍,多年来,明溪县在研究保护“国宝”黄腹角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扩大黄腹角雉栖息地保护范围,通过下山移民减少人类干扰;按照“人工促进自然更新”的方式,对区内部分人工针叶林进行更新改造,以促进阔叶林的恢复,改善黄腹角雉栖息环境;采取投放仿生人工鸟巢和人工投食等措施,大大提高了野外黄腹角雉孵化率、幼雏成活率和成鸟的生存率,使得黄腹角雉种群数量恢复很快。

   二是先后在黄腹角雉的自然活动区域,开展黄腹角雉保护和监测活动,及时了解和掌握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变化、黄腹角雉与其他动植物种群的动态变化等情况,以便于制定合理的决策。

   目前,明溪县正在与福建省林业科学院、福州动物园进行技术协作,实施国家级重点项目黄腹角雉的野外救助与驯养课课题,计划在原产地建立黄腹角雉原产地繁育基地,重点开展黄腹角雉人工饲养繁殖工作。这是明溪县继多年前成功申报实施开展研究开发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植物红豆杉国家级项目之后,又一个研发国家濒危物种的国家级大型项目。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黄腹角雉”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黄腹角雉”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