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广东省>中山市特产

钵仔禾虫

钵仔禾虫特产照片

中山特产钵仔禾虫介绍

广东省菜系

钵仔禾虫是广东省中山地区一道传统名菜,禾虫的民间烹调方法甚多,或煎、炖、煲鲜禾虫,或哂禾虫干,腌制禾虫酱,后者甚至是农家常年的备用菜。

钵仔禾虫基本介绍

中山是鱼米之乡,水稻种植面积大,田里当然也少不了禾虫。中山水乡坦洲,不仅以咸水歌闻名,那里的风味小食禾虫也是一大特产,各种烹制方法层出不穷,令每一位食客驻足留步。踏人农历九月,大量的禾虫出现,引得各路食辑奔赴坦洲,特意品尝那里的禾虫特色菜肴。禾虫,很多人都知道是水稻田淤泥中野生的一种软体小虫,分布于珠江口各地咸淡水交界处的稻田、淤泥中,繁殖时才出泥面。禾虫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铁、磷和各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高,其味鲜美甘香、性温,能补脾、暖胃、生血、利小便、去脚气,属滋补食疗上品,城乡居民历来喜爱,视之为席上佳肴。

钵仔禾虫禾虫历史

中山人以及广东人吃禾虫的风气由来已久。明末广东大诗人屈翁山的《广东新语》已经盛赞禾虫的滋味,并称乡下有禾虫阜,为地主恶霸争持侵夺的目标。“夏暑雨,禾中蒸郁而生虫,或稻根腐而生虫。稻根色黄,禾虫者稻根所化,故色黄,大者如著(筷子)许,长至丈,节节有口,生青熟红黄。霜降前,禾熟则虫亦熟,以初一二及十五六,乘大潮断节而出,浮游田上,网取之,得醋则白浆自出,以白米泔滤过,蒸为膏,甘美益人,盖得稻之精华者也。其腌为脯作西酱者,则贫者之食也。”

钵仔禾虫补充介绍

  禾虫,产于水稻田淤泥中故名。中山沙田广阔,历来盛产禾虫,每年上半年立夏至小满,下半年寒露至霜降的节令之间,禾虫钻出泥面,这时用网具装捕。禾虫含丰富蛋白质、脂肪、铁、磷和维生素B等,营养价值高,味道非常鲜美、香甜,极受珠江三角洲群众所喜爱。禾虫的吃法有多种,有炖钵仔禾虫、生炒禾虫、晒禾虫干、制禾虫酱或禾虫饼、煲禾虫莲藕眉豆汤等,其中钵仔禾虫最受食客喜爱。
  其制法一般是将禾虫洗净后放钵仔中用剪刀剪碎至充分出浆,再加上适量捣碎的蒜茸、陈皮、粉丝、旦白、榄角和油、盐等调味拌匀,放钵于锅中隔水炖熟,再将钵仔禾虫移至慢火炭炉或电炉上烘至干水有焦香味即可上桌。如将钵仔中烘好的禾虫切件用生猪网油包裹放油锅炸至微焦,其味则更佳。由于禾虫味甘香、性温,能补脾、暖胃、生血、利小便、去脚气,属滋补食疗上品。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钵仔禾虫”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钵仔禾虫”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