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特产

遵义杜仲

遵义杜仲特产照片

播州特产遵义杜仲介绍

遵义杜仲属于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贵州省遵义市特产

遵义杜仲,贵州省遵义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杜仲属于贵州地道名贵中药材,药用价值高、用途广,且药用历史悠久,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杜仲皮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功效,所以杜仲又被人们誉为“植物黄金”。而遵义县是有名的“中国杜仲之乡”,杜仲量多质好而闻名全国。

2016年11月0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遵义杜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遵义杜仲历史渊源

杜仲是遵义的道地药材,也是贵州“三宝”首尊。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将其列为上品,是地方官吏上贡朝廷和百姓送礼的佳品。

20世纪80年代,遵义杜仲曾得到大力发展,高峰时期,遵义杜仲的种植面积在150万亩左右。

2009年,由贵州遵义县质监局、遵义县科技局编写的《遵义杜仲栽培技术规程》报送贵州省质监局审核。该规程对遵义县杜仲的采种育苗、林地选择、造林技术、经营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成品采收等一系列环节进行了标准化规定,充分结合遵义县气象和水文的特点,兼具科学性和实用性,填补了“杜仲之乡”种植标准的空白。

遵义杜仲产品特点

遵义杜仲生物学特征

杜仲树高10米以上,直径约30厘米,覆盖9平方米,成熟叶长尖形约22厘米,宽约12厘米。深绿色,有锯齿、有不规则多边形不平皱纹、叶脉伞状7对弧形向上、叶柄约2厘米。

遵义杜仲品质特性

遵义所产的杜仲药材每块皮长33厘米,宽6.6厘米,除去老皮,晒干水分,干燥丝多,无虫无洞,不卷筒,不水演,内面呈红色,片张完整。

遵义杜仲化学成分

杜仲主要化学成分:全株含陶冶珊瑚甙及一种硬性橡胶,称为杜仲胶,为反式异戊二烯聚合体,约含22.3%,树皮和叶尚含果胶,绿原酸,维生素C等物质及微量生物碱等。

遵义杜仲药用价值

杜仲皮和叶银丝如绵,全树为药。《本草纲目》载:“杜仲具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语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

传统医学认为,肾为生天之本,后天之源。人类的很多疾病都是因为自身肾功能不足而引起的。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效。对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都有预防和治疗效果。

遵义杜仲产地环境

遵义市位于中国西南部,贵州省北部,云贵高原东北部。介于北纬27°8′—29°12′、东经105°36′—108°13′之间,东西绵延254千米,南北相距230.5千米,总面积30762平方千米。遵义市处于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复杂。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1600米,在全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全市山间平坝面积占7.4%,丘陵占30.7%,山地占61.9%。大娄山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横亘其间,成为天然屏障,是市内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在地貌上把遵义市划分为两大片,南片占全市总面积的37.6%,北片占62.4%。山南是贵州高原的主体之一,以低中山丘陵和宽谷盆地为主,一般耕地比较集中连片,土地利用率较高,是粮食、油料作物的主要产地。从乌江谷缘到大娄山脉,明显可见三级台地:最低一级海拔高度1000米—1200米,中间一级1300米—1350米,最高一级1500米—1600米。山北以中山峡谷为主,山高谷深,山地垂直差异明显,耕地比较分散。全市海拔最低处在赤水市白云乡泥滩坝,海拔215米;最高处是大娄山山脉在境内的最高峰——桐梓县北面狮溪镇漩凼,海拔2222米。根据成因,全市地貌类型可分成三大类:溶蚀地貌区、溶蚀构造地貌区和侵蚀地貌区。其中以溶蚀和溶蚀构造地貌(岩溶地貌)分布最广,约占全市土地面积的75%。

遵义市森林面积149.3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3.9%,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占贵州省省稀有动植物资源总数的93.3%。野生和常见的高等植物,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典型,具有植物区系南北过渡性和起源古老性的特点。仅全市15个自然保护区内,即有野生植物251科831属289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一级9种,二级29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9种。适宜的地理气候环境,优良的生态资源,为杜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遵义杜仲产品荣誉

2001年,原国家林业部授予遵义县“中国杜仲之乡”的称号。

2016年11月0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遵义杜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遵义杜仲地理标志

遵义杜仲地域保护范围

遵义杜仲产地范围为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汇川区、仁怀市、赤水市、遵义县、桐梓县、习水县、凤冈县、湄潭县、余庆县、绥阳县、正安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

遵义杜仲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杜仲科植物杜仲。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800至1600米;土层厚度≥50厘米;土壤质地为黄棕壤、砂壤土;有机质含量≥1.5%;土壤pH值:5.5至7.5。

三、栽培管理

1.苗木繁育:采用实生苗培育或无性繁殖培育。

2.栽植:每年春栽(3月)或秋栽(11月),栽培密度≤1700株/公顷(定植密度:3×2米的株行距)。

3.施肥:每年每株施农家肥≥30千克。

4.树形:主干形。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种植15年后方可开始采收,采收时间为4月下旬至7月上旬。

五、加工

1.工艺流程:剥皮→层层重叠压紧→闷压发汗→晒干→刨去粗皮→分等→包装。

2.主要环节技术要求:

(1)闷压发汗:将杜仲铺直平放在地板上,放上木板,压实,盖上草帘;

(2)晒干:观察内皮变化,待内皮变为紫褐色,取出晾晒,晒至水分含量≤13.0%。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皮呈平板状,外皮粗皮少,呈灰褐色,厚度≥0.5厘米。断面银白色胶丝致密,内皮光滑,呈紫褐色。

2.理化指标:松脂醇二葡萄糖苷≥0.16%,浸出物≥13.0%。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遵义杜仲专用标志使用

遵义杜仲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遵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遵义杜仲的检测机构由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遵义杜仲补充介绍

  遵义是全国杜仲主要产区之一。杜仲仅一种,为别于他地所产,故冠以产地地名,历史认为遵义杜仲以四川重庆为集散地,曾误称川杜仲,后正名为遵义杜仲。

  杜仲为杜仲科落叶、阔叶乔木,杜仲树喜温抗寒,适应性强。遵义杜仲在海拔460米至1500多米的地域均能正常生长,但在阳光充足,雨水丰富,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砂壤及微酸性、中性、微碱性土壤中生长最好。树龄长,正安县格林区太平乡有百余年杜仲树二棵,枝叶繁茂,结子甚多,1984年出售种子收入达700余元。

  杜仲皮是名贵中药材,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功效。在《本草纲目》中列为中药上品,用于治疗肾亏,腰背酸痛,脚软无力,遗精,小便余沥,阴下湿痒,先兆流产以及高血压等病症。鲜皮外用可治跌打损伤、疮肿等。桐梓县用杜仲叶制成的杜仲茶,销国内外。

  杜仲的叶、果、皮,均含胶质,叶含胶量3—5%,果实含胶量10—18%,皮含胶量6—10%,属硬性胶,有绝缘,隔热、抗酸碱(硝酸除外)、耐腐蚀等性能。杜仲树木质坚韧,有光泽,不翘不裂,是造船和做家具的优质材料。杜仲树是国家名贵中药材四大管理品种之一。

  杜仲作为贵州省的传统出口商品,目前,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商品市场上,销路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逐步进入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市场,它作为天然的珍贵药品,展示出良好的前景。

  遵义县的杜仲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据统计数字表明,目前已有两百多万株,其中,马坪乡杜仲林场有30万株,是中国药材总公司的三大基地之一。遵义县的商品杜仲皮均按外贸部门出口要求规格进行生产。即每块皮长33公分,宽6.6公分,出去表皮,晒干水分,干燥丝多,无虫无洞,不卷筒,无水渍,内面曾紫红色,片张完整。为出口药材上品。风冈、仁怀、习水、桐梓等县年收购杜仲皮3—5千公斤。全地区年产量7万多公斤,出口量4千公斤左右。

  杜仲为杜仲科落叶、阔叶乔木,杜仲树喜温抗旱,适应性强。遵义杜仲在海拔460米至1500米的地域均能正常生长,但在阳光充足,雨水丰富,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砂壤及微酸性、中性土壤中生长最好。树龄长,正安县格林区太平乡有百余年杜仲树两棵,枝叶繁茂,结子甚多,1984年出售种子收入达700余元。杜仲的叶、果、皮,均含胶质。叶含胶量3—5%,果含胶量10—18%,皮含胶量6—10%,属硬性胶,有绝缘,隔热、抗酸碱(硝酸除外)、耐腐蚀等性能。杜仲树木因其质坚韧,有光泽,不翘不裂,是早船和做家具的优质材料。

  杜仲是中国特有药材,其药用历史悠久,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杜仲皮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功效。用于治疗肾亏,腰背酸痛,脚软无力,遗精,小便余沥,阴下湿痒,先兆流产以及高血压等病症。鲜皮外用可治铁打损伤、疮肿等。桐梓县用杜仲叶制成的杜仲茶,畅销国内外。现己作为稀有植物被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卷。

  杜仲皮

  国内外专家对杜仲成分进行了反复细致的研究,发现杜仲中含有对人体所必须的苏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等17种游离氨基酸,以及锌,铜,镁,铁,钙,磷,钾等15种微量元素。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清除体内垃圾,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数量,增强人体免疫力等显著功效。

  遵义杜仲虽有野生,但近年多为人工培植。遵义市杜仲林场成林杜仲有43万株。眉潭县是全国杜仲生产基地县,从1960年起的20多年间共播种1.5万公斤,种苗1850万株,办了4个10万株基地,种植千株以上农户200户,五百株以上农户近千家。到1983年,全县种植杜仲树达千万株以上,1985年收购杜仲达3.4万公斤。正安县采用新技术获得成功。天池药场,1977年冬季育苗实验获得显著成效。开厢条播,冻腊播种,每亩用种12.5公斤,出苗5—6万株。除满足本县用苗外,每年可向外地供苗400多万株。冬季育苗出苗齐、生长快,苗期段,不到一年就可移栽。一般苗高60—100公分。正安县实验推广杜仲环状剥皮再生技术获得成功,改变了砍树剥皮的落后生产状况。做法是:选择4—5月的阴天,在15年树龄的树干分枝处以下,横割一周,与横割线呈“丁”形纵割到离地面20公分左右,再横割一周,深度以割断韧皮而不损伤木质为宜。剥下树皮后,立即用透明塑料薄膜包裹剥皮部位,上下用绳扎紧,20—30天后,剥皮部位表面曾浅褐色,此时树木的保护组织已经形成,去掉塑料薄膜,让其再生新皮。正安县采用新技术,促进了杜仲生产的发展。现已种植3万多亩,计400多万株,胸径5公分以上的6.45株,年产商品杜仲皮4000多公斤。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遵义杜仲”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遵义杜仲”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