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特产

竹山肚倍

竹山肚倍特产照片

竹山特产竹山肚倍介绍

竹山肚倍属于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湖北省竹山县特产

竹山肚倍,湖北省竹山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竹山县是著名的“中国肚倍之乡”,气候非常适合肚倍树的生长。肚倍是一种中药材,是肚倍蚜虫寄生在盐肤木上刺激叶细胞而形成的虫瘿。它必须同时具有苔藓、肚倍蚜虫和肚倍树(盐肤木)三要素才可能生长。肚倍富含单宁,以它为原料,可生产单宁酸、没食子酸、三甲氧基苯甲酸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生物工程、航天工业等领域。

2014年04月1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竹山肚倍”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竹山肚倍历史渊源

竹山县是著名的“中国肚倍之乡”,气候非常适合肚倍树的生长。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竹山县就致力于做大做强肚倍这一独特的林特资源产业,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肚倍基地建设,培植和壮大肚倍加工企业,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得升肚倍产品的产销规模。

在肚倍产业高速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末期,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国际市场开始萎缩,加工产品疲软,出口商品严重滞销。原先被追捧的肚倍一下子变得无人问津,使农民失去了发展信心,开始砍树毁林复耕。中国加入WTO后,资源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随着肚倍系列化工产品在各个领域应用的扩大,其产品在市场上逐步畅销,肚倍原料价格一路攀升。再加上国家对山区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不断倾斜,湖北省委对山区县科技扶贫项目扶持力度的不断增强,竹山肚倍产业就此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01年前后,竹山县以“生态兴县,产业富民”的理念,大力营造肚倍等县域优势特色林木产业林,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突破产量技术瓶颈,采取“科技+农户+基地+市场”的林业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肚倍的“两增”。

2008年,文峰乡塘湾村肚倍专业合作社探索的高产种植模式获得成功,每亩肚倍林年增收2000元以上,比过去靠肚倍蚜虫自然迁飞上树高出十倍以上。人工培育肚倍蚜虫的成功,点燃了竹山县农民科技兴倍的激情。七年间,竹山县肚倍种植猛增到17万亩,年带动倍农增收7000万元。三年内,竹山肚倍基地将突破20万亩,年产冲刺3000吨。

2009年12月,竹山县文峰乡成立了肚倍科研所,专门从事肚倍高产、稳产栽培研究,形成了以肚倍研究所为轴心,肚倍示范户为平台,17个林业站为支点,4.18万户肚倍专业户为辐射的基地建设服务体系,全县掀起了栽种肚倍的热潮。

2013年3月,为推进肚倍产业良性发展,提高肚倍生产的科技含量,竹山县积极与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姻,把“肚倍高产技术推广示范区”项目争取到文峰乡,这是竹山县首个省县合作的中央财政林业科研项目。

竹山肚倍产品特点

竹山县所产的肚倍中药材单宁含量高达70%,较中国其他产区平均高5%左右,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名,被誉为“中国肚倍之乡”。

竹山肚倍属五倍子范畴,是肚倍蚜寄生在青麸杨复叶小叶上所形成的虫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其用途日益广泛,以它为原料加工的单宁酸、没食子酸和焦性没食子酸等化工产品在金属防腐蚀、稀有金属的提取、合成纤维印染固色、食品的防腐、酒精饮料的澄清、医药的止血消炎、配制特效药物牙膏及废水废气废塑料的处理等方面均有所应用。

竹山肚倍产地环境

竹山县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西南部,是秦巴生物多样性主体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肚倍对生长环境苛刻:必须具备“树、藓、虫”三要素,即夏寄主倍树(青麸杨)、冬寄主苔藓(美灰癣)和致瘿蚜虫(倍蚜虫),缺一不可。竹山县山高坡陡,沟壑纵横,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其中纬度的地理位置、独特山区小气候和土壤环境,正好满足肚倍近乎苛刻的生长要求,且所结肚倍的单宁酸含量高。

竹山肚倍产品荣誉

竹山县林业局与中国林科院、湖北林科研合作,科研成果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七五”星火科技成果博览会金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北省星火科技二等奖、十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项。

20世纪50年代,竹山被国务院命名为“肚倍之乡”。

2014年04月1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竹山肚倍”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竹山肚倍地理标志

竹山肚倍地域保护范围

竹山肚倍产地范围为湖北省竹山县城关镇、溢水镇、麻家渡镇、宝丰镇、擂鼓镇、秦古镇、得胜镇、上庸镇、官渡镇、潘口乡、竹坪乡、大庙乡、双台乡、楼台乡、文峰乡、深河乡、柳林乡共1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竹山肚倍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寄生于青麸杨叶的五倍子蚜虫瘿。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300米至800米,砂壤土,土壤pH值6.0至7.5,土层厚度≥30厘米,郁闭度≥0.70。

三、栽培管理

1.倍林培育:10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栽植青麸杨,每亩≤110株。倍树幼苗距地面1米处截干,生长期控冠整形,保持2级至3级分枝,在2.5米至3.0米高时剪去顶梢。

2.苔藓繁殖:3月上旬至5月下旬,春迁蚜上树,繁殖美灰藓,每亩倍林植藓面积≥50平方米。

3.倍蚜放养:6月下旬至7月下旬种倍爆裂后,放养倍蚜至寄主藓上。翌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自然迁飞或人工迁虫至倍林。

4.采收加工:6月下旬后边成熟边采摘。鲜倍沸水浸烫至灰色后晒干或烘干。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长椭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呈黄褐色或灰褐色,微有柔毛。倍壳质硬声脆,断面淡黄褐色,角质样,具光泽,壁厚2毫米至3毫米。

2.理化指标:单宁≥63.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竹山肚倍专用标志使用

竹山肚倍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省竹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竹山肚倍的检测机构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竹山肚倍补充介绍

  竹山肚倍

  竹山县是著名的“中国肚倍之乡”,气候非常适合肚倍树的生长。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该县就致力于做大做强肚倍这一独特的林特资源产业,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肚倍基地建设,培植和壮大肚倍加工企业,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得升肚倍产品的产销规模。近几年来,通过人工栽培,全县肚倍面积达到近5万亩。肚倍身价也一涨再涨,1998年收购价为每公斤7.6元,2013年飙升至每公斤20元左右。

  肚倍是个宝,以肚倍为原料开发的单宁酸、没食子酸、苯甲酸系列产品,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电子、食品、印染、生物、航天等领域。为了进一步开发这一优势资源,竹山县林业局与中国林科院、湖北林科研合作,不断进行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先后完成了“竹山县肚倍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没食子酸工业化生产新工艺”等重大研究课题,开发了三甲氧基苯甲酸、药用单宁酸、食用单宁酸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产品。科研成果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七五”星火科技成果博览会金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湖北省星火科技二等奖、十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项。

  竹山肚倍产于湖北省竹山县城关镇、潘口乡、溢水镇等十七个乡镇800米以下的广大地区。上世纪50年代,竹山县就被国务院命名为“肚倍之乡”。2014年全县总种植面积20.1万亩,年产量500吨。据《竹山县地方志》记载:“晚清、民国时期,竹山肚倍,是对外贸易的拳头产品,民众的日用百货依此类产品挽回”。经四川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测定:竹山肚倍不但个儿大而且单宁含量高(63.6%),高于全国其它肚倍产区,是全国最佳品种之一,是生产单宁酸、没食子酸、倍酸、焦倍酸的主要原料,它不仅是竹山著名的特产和传统的中药材,更是出口贸易的传统林特产品,现已广泛应用于医药、石油、机械、化工、轻工、生物工程、航天工业等领域,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比利时、德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地域范围

  竹山肚倍产于湖北省竹山县城关镇、潘口乡、溢水镇、麻家渡镇、宝丰镇、擂鼓镇、秦古镇、竹坪乡、得胜镇、大庙乡、文峰乡、双台乡、楼台乡、深河乡、上庸镇、官渡镇、柳林乡等十七个乡镇800米以下的广大地区。竹山县地处鄂西北秦巴山区武当山南麓,东邻房县,西接竹溪,南靠神农架林区、重庆巫溪,北与陕西白河县接壤。全县海拔最高为2740.2米,最低220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3′-110°26′、北纬31°30′-32°37′之间。境内以秦巴、武当山脉为屏障,形成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南北过渡的气候特点;海拔高度落差大,小气候特点明显。植被覆盖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8.2%。境内东西宽 81.8km,南北长123.5km,土地面积3586平方公里。林业用地423.6万亩,其中竹山肚倍生产面积20.1万亩,年产量500吨。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竹山肚倍”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竹山肚倍”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