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特产

白马湖大闸蟹

白马湖大闸蟹特产照片

金湖特产白马湖大闸蟹介绍

白马湖大闸蟹属于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江苏省淮安市、扬州市特产

白马湖大闸蟹,江苏省淮安市、扬州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白马湖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常年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时数3176.7小时,无霜期220天;年平均气温14℃,平均水温15.5℃,降水量1020.4毫米,适宜养殖大闸蟹。白马湖大闸蟹外型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背甲色泽呈青灰或墨绿色,隆起处饱满浑圆,腹甲乳白色,无水锈斑,背、腹甲后缘交汇处饱满微微涨开。白马湖大闸蟹附肢较长,形态优美,成蟹螯足具浓密的棕褐色绒毛,步足撩长,刚毛棕红色。因为长期处于水草环境,磨损少,足尖锐利金黄色。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白马湖大闸蟹”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白马湖大闸蟹历史渊源

白马湖距今有7000多年历史,而白马湖大闸蟹的历史应该追溯到2500年前京杭大运河的开凿畅通,邗沟东道的白马湖承接自京杭大运河的水流,过去大闸蟹在长江口近海产苗,长成幼蟹后,逆长江洄游,随运河通道顺利进入白马湖生长,白马湖茂盛的水草,清晰的湖水,为大闸蟹的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湖区茂盛的水草、螃蟹由史已久,明末宝应才子郑正中写有《白马湖》诗:“白马湖中霜月铺,渔舟泄泄倚葭芦。网来巨蟹脂如玉,愿向君王乞此湖”。唐代诗人李白曾赞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1951年,在“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下,从洪泽湖畔到黄海之滨,横穿淮安、盐城两市的四个县(市),开辟了一条全长174公里苏北灌溉总渠,这项工程于1951年冬开工,次年春完成。从此,白马湖又有了另1条入海通道,也形成了白马湖大闸蟹的新洄游通道。

白马湖大闸蟹产品特点

白马湖大闸蟹品质特性

白马湖大闸蟹外型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背甲色泽呈青灰或墨绿色,隆起处饱满浑圆,腹甲乳白色,无水锈斑,背、腹甲后缘交汇处饱满微微涨开。白马湖大闸蟹附肢较长,形态优美,成蟹螯足具浓密的棕褐色绒毛,步足撩长,刚毛棕红色。因为长期处于水草环境,磨损少,足尖锐利金黄色,白马湖大闸蟹趾节明显长于其它螃蟹,其中第二步足趾节长度是末端第二节的1.2-1.37倍,而邻近其它水域螃蟹只达到0.8-1.03倍之间。从腹面观,通体白净,附肢舒展,形如怒放蟹爪菊。按个体重的不同分成特级、一级、二级。分级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项目

个体重(克)

畸形率(%)

损伤率(%)

特级

雄蟹

≥200

≤2

≤5

雌蟹

≥150

一级

雄蟹

150-200

雌蟹

125-150

二级

雄蟹

125-150

雌蟹

100-125

白马湖大闸蟹营养价值

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白马湖大闸蟹商品个大体肥、黄满油足,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项目

数值

粗蛋白/(%)≥

16.4

粗脂肪/(%)≥

11.10

灰分/(%)≤

2.0

水分/(%)≤

67.36

白马湖大闸蟹产地环境

白马湖大闸蟹气候情况

白马湖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常年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时数3176.7小时,无霜期220天;年平均气温14℃,平均水温15.5℃,降水量1020.4毫米,这种气候条件既满足白马湖大闸蟹的舒适生存,又保证了有效积温原理下的较长生长时间,成为白马湖大闸蟹品质出众的必要条件。

白马湖大闸蟹水文情况

白马湖列江苏省内十大湖泊之一,属典型的平原浅水型过水湖泊,平均水深为1.5米,周边地形呈白马状,西承洪泽湖来水,东接京杭大运河,经苏北灌溉总渠入海,另外南下退水至高宝湖、邵伯湖直下长江。

白马湖大闸蟹水质与生态

白马湖为草型湖泊,挺水、浮水、沉水和浮游植物丰富,水体自净能力优良;水质清澈无污染,硬度适中,微碱性;湖底多为浅淤,淤深0.5米以内,富含腐殖质,湖底沉积物主要是水生生物残骸,底质颗粒分析以淤泥为主,平均占53.8%,其平均有机质含量6.1%;世代生长的水生植物、水生昆虫及陆生昆虫的幼体极其丰美,水蚯蚓生长旺盛,底栖螺、蚬肉大壳薄,小型鱼类众多,为白马湖特有,是孕育白马湖大闸蟹优良品质的必要条件。

白马湖大闸蟹产品荣誉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白马湖大闸蟹”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白马湖大闸蟹地理标志

白马湖大闸蟹地域保护范围

白马湖大闸蟹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白马湖17万亩水域范围内,包括淮安市范围的淮安区南闸镇和范集镇、洪泽县岔河镇与仁和镇、金湖县前锋镇和吕良镇、扬州市宝应县的山阳镇沿片,共计涉及4个县区的7个乡镇的32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9°02′00″-119°13′00″,北纬33°09′00″-33°20′00″。

白马湖大闸蟹质量技术要求

特定生产方式

(1)环境要求:白马湖大闸蟹养殖水域选择湖区平坦浅淤底质,底部淤泥保持在10-20厘米。移植或种植白马湖区的金鱼藻、菹草、眼子菜、苦草等土著品系水草,覆盖面积占比保持在65%-75%;定期使用块状生石灰,改良底质促进底泥新生有机物氧化分解。

(2)水质要求:养殖水源必须源自白马湖,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保持水体鲜、活、嫩、爽,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

(3)苗种投放:苗种选用具有典型长江水系特征的中华绒螯蟹亲本所繁扣蟹,大小为7-10克/只,要求规格整齐,只重误差不得超过1.5克,外观要求体质健壮,附肢完整,背部四疣突出,额齿缺刻明显,第二步足长节超过眼窝位置;投放密度不得大于500只/亩。

(4)生产管理:生产依照NY/T5065-2001《无公害食品中华绒鳌蟹养殖技术规范》相关部分要求,生产前、中期选用质量符合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标准的渔用配合饲料,后期饲料以湖区特产的鲜活螺蚬、杂鱼为主,辅以黄豆、南瓜。

(5)生产记录要求:白马湖大闸蟹采取溯源编号。编号以协会成员为单位,给与唯一的编码作为单位编号。全程记录生产过程,包括扣蟹培育、成蟹养殖等生产过程,以备日后查询。

(6)收获要求:开捕时间由白马湖水产协会统一安排;商品个体要求甲壳光亮,金爪红毛,无附着物,不得有褐色、黄褐色、铁锈色存在,附肢健全率≥95%,肉质饱满紧密,双螯强健、八足坚硬;上市前,在清水微流环境中暂养,停饲1日,以清除淤泥,清洁鳃腔和肠道。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白马湖大闸蟹产地环境符合GB/T18407.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白马湖大闸蟹产品符合GB18406.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

标志使用规定

(1)标签使用:

白马湖水域范围内的大闸蟹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白马湖水产协会提出申请;销售包装的标签必须符合GB7718的规定,统一采用白马湖大闸蟹名称和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至少应包括:产品名称、净含量(规格)、生产者或者经销者的名称、地址,捕捞或分装日期、保质期,并经白马湖水产协会审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2)包装:任何包装应注意保持白马湖大闸蟹的鲜活状态,包装物应无毒无害,包装容器应具备保湿垫层和透气孔洞;包装前,剔除死亡个体,并对健康鲜活个体进行捆扎,要求所有步足、螯足捆扎后附于身体,无伸展或松动;包装时须保持个体腹面向下,码放平整无松动,避免侧放或腹面向上状况;包装上须贴注明“白马湖大闸蟹”农产品地理标志字样封条装置。

(3)运输:运输时需保持环境温度22℃以下,保持垫层湿润且透气;空运时必须采取降温措施,包装方法按照民航货物运输规定进行。

(4)贮存:该产品如要贮存,贮存容器及场所应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鲜活散放贮存须按养殖要求换水充氧暂养,水体温度保持22℃以下,及时剔除代谢废物和濒死个体;鲜活包装状态贮存须保持介质温度22℃以下,垫层湿润且透气,时间不超过72小时。

白马湖大闸蟹补充介绍

  白马湖距今有7000多年历史,而白马湖大闸蟹的历史应该追溯到2500年前京杭大运河的开凿畅通,邗沟东道的白马湖承接自京杭大运河的水流,过去大闸蟹在长江口近海产苗,长成幼蟹后,逆长江洄游,随运河通道顺利进入白马湖生长,白马湖茂盛的水草,清晰的湖水,为大闸蟹的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而湖区茂盛的水草、螃蟹由史已久,明末宝应才子郑正中写有《白马湖》诗:“白马湖中霜月铺,渔舟泄泄倚葭芦。网来巨蟹脂如玉,愿向君王乞此湖”。唐代诗人李白曾赞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1951年,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下,从洪泽湖畔到黄海之滨,横穿淮安、盐城两市的四个县(市),开辟了一条全长174公里苏北灌溉总渠,这项工程于1951年冬开工,次年春完成。从此,白马湖又有了另1条入海通道,也形成了白马湖大闸蟹的新洄游通道。如今大闸蟹已经成为白马湖增殖渔业的重要放流品种,为白马湖大闸蟹产量和风味的保持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白马湖大闸蟹产于江苏省金湖县东北部的白马湖。地处淮安、扬州两市交界的白马湖,湖中有99座岛屿,拥有3万多亩水面,水域辽阔、湖水清澈,为我国南水北调东线水源保护区,是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盛产的清水大闸蟹、甲鱼、龙虾、青虾、乌龟等特种水产品,以生态养殖、绿色食品之优势而畅销海内外,尤其是白马湖大闸蟹久负盛名。白马湖大闸蟹因生态养殖而膏厚脂肥、味道鲜美,久负盛名,远销四方。

  白马湖大闸蟹历来被称为蟹中之冠,这与白马湖的特殊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白马湖水域百里方圆,碧波荡漾,水质清纯如镜,水深底硬,水草丰茂,延伸宽阔,气候宜人,是螃蟹定居生长最理想的“水晶宫”。湖田周围没有任何污染源头,阡陌交错、绿树成荫、天水一色、鸥鹭翔集,有着令人心醉的自然环境。因此在这里生长的螃蟹,形态和肉质在螃蟹家族中尤为与众不同,它有四大特征:  一是青背,蟹壳成青泥色,平滑而有光泽;二是白肚,贴泥的脐腹甲壳,晶莹洁白,无墨色斑点;

  三是黄毛,蟹腿的毛长而呈黄色,根根顺滑;四是金爪,蟹爪金黄,坚实有力,放在玻璃板上,八足挺立,双螯腾空,脐背隆起,威风凛凛。

  其肉质肥嫩、鲜美,营养丰富。据专家测定,每100克白马湖螃蟹蟹肉中含蛋白质14克,铁13毫克,核黄素0.71毫克,维生素A5960国际单位。白马湖大闸蟹除了是名贵的美食,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和我国古代一些医学书记载,螃蟹具有散热、消食、治胃病等功效。民国初年,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是个出了名的喜爱食蟹的饕餮者,他把各地出产的蟹分为六个等级,即湖蟹、江蟹、河蟹、溪蟹、沟蟹和海蟹,其中一等就是湖蟹,而白马湖出产的大螃蟹则位列一等一级之首,好比是一甲一名夺魁天下的状元。

  如今白马湖螃蟹,又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是目前全国水产品类唯一获此殊荣的螃蟹品牌,它标志着白马湖螃蟹实现了从“水产品著名商标”向“中国驰名商标”的划时代蜕变。

  白马湖大闸蟹

  地域范围

  白马湖大闸蟹产自江苏省白马湖17万亩水域内,水域范围包括淮安市范围的淮安区南闸镇和范集镇、洪泽县岔河镇与仁和镇、金湖县前锋镇和吕良镇、扬州市宝应县的山阳镇沿片,共计涉及4个县(区)、7个乡镇, 32个行政村。地理坐标在东经119°02′~119°13′,北纬33°20′~33°09′之间,湖区自然生长以及围网养殖的白马湖大闸蟹,总面积17万亩,年产商品蟹32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感官特征: 白马湖大闸蟹外型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背甲色泽呈青灰或墨绿色,隆起处饱满浑圆,腹甲乳白色,无水锈斑,背、腹甲后缘交汇处饱满微微涨开。白马湖大闸蟹附肢较长,形态优美,成蟹螯足具浓密的棕褐色绒毛,步足撩长,刚毛棕红色。因为长期处于水草环境,磨损少,足尖锐利金黄色,白马湖大闸蟹趾节明显长于其它螃蟹,其中第二步足趾节长度是末端第二节的1.2—1.37倍,而邻近其它水域螃蟹只达到0.8-1.03倍之间。从腹面观,通体白净,附肢舒展,形如怒放蟹爪菊。 按个体重的不同分成特级、一级、二级。分级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白马湖大闸蟹分级指标 项目 个体重(g) 畸形率(%) 损伤率(%) 特级 雄蟹 ≥200 ≤2 ≤5 雌蟹 ≥150 一级 雄蟹 150~200 雌蟹 125~150 二级 雄蟹 125~150 雌蟹 100~125 2、内在品质指标: 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白马湖大闸蟹商品个大体肥、黄满油足,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白马湖大闸蟹理化指标 项 目 数 值 粗蛋白/(%)≥ 16.4 粗脂肪/(%)≥ 11.10 灰分/(%)≤ 2.0 水分/(%)≤ 67.36 3、安全要求: 白马湖大闸蟹产地环境符合GB/T 18407.4-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白马湖大闸蟹产品符合GB 18406.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白马湖大闸蟹”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白马湖大闸蟹”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