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特产

微型雕刻

微型雕刻特产照片

姑苏特产微型雕刻介绍

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

微雕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

微型雕刻近代发展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放大镜等先进科学仪器在微雕领域的运用,微雕艺术便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崭新艺术,但在此之前也不是说我国就没有放大的技术了,早在东汉时我们的前辈们就能加工磨制水晶石凸镜片,从而将中国眼镜的历史上推了1000多年。(明代核雕奇人王叔远要想用东汉未就有记载的古代放大镜应该不是什么难题。)但王叔远有没有用到过这种古代放大镜咱们就不知道了,至于说怎么刻的,那自然是以刀代笔,但是王叔远时还没放大镜,所以他的眼力自然也超出常人数倍。古人强调:“练字先练眼”,就是说写字不仅靠手写,还要靠眼来看,而且大部分是靠眼睛看了再写。练眼力时,排除杂念,意守丹田,专心致志地注视某物,经常练,时间久了物体会越来越大,越来看得越清楚;特有的指功,所谓指功,是手臂、手腕、手指的力气和手指头感觉的敏锐、灵敏能力。经过长期艰苦的锻炼,功夫到家了,再硬的材料都会吃刀,任何质地的材料上手一摸,就能感觉出来;特异的意念。微雕字、画笔划都很小,而且在制作时会出现粉屑,肉眼是看不清楚笔划的,这当然只能凭手感、凭意念,雕刻时笔划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必须恰到好处,一气呵成;特殊的毅力,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毅力,微雕创作更要有特殊的毅力。

微型雕刻基本信息

中国微雕历史源远流长。远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微型雕刻。战国时的玺印小如累黍,印文却有朱白之分。众所周知的王叔远的《核舟》,也是中国历史上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

微型雕刻补充介绍

  在苏州的工艺美术品中,最精细微小的莫过于微雕了。微雕,就是用极尖细的三棱刀分别在竹、象牙,甚至头发上镌刻出极细微的书画、人物或诗词,作品越小巧越显得珍贵。

  

  微雕也是苏州传统的工艺美术。早在清代道光年间,吴县沈君玉用橄榄核雕驼背老人,形象逼真,甚至老人手中折扇扇面上的四句诗也清晰可辨。建国以来,苏州微雕出现过梁肖友、答松元等名流和董兰生、沈为众等后起之秀。其中,董兰生的核雕,以细腻繁复,布局严谨,业细别致,小中见大取胜;张毓基在一粒米大小的象牙上,能从从容容、清秀洒脱地刻上张继地《枫桥夜泊》诗,字迹挺秀、洒爽;而沈为众竟在一粒米大小的象牙上雕刻了十首诗并落款共计310个字。他还在继承和拓展微雕艺术的基础上创造了发刻,在一根仅4毫米长的头发丝上,用汉英两种文字刻上“我们的朋友遍布天下”;另一根不足1厘米长的头发丝上刻上孙悟空、唐憎、猪八戒、沙和尚的形象,人物神采各异,半途姿态生动,把苏州的微雕艺术提高到了新的水平。沈为众的发刻刻作品,多次在香港、日本、尖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展出,被称为“稀世之宝”。

  

  推荐地点: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地址:苏州西北街58号

  电话:0512——67535273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微型雕刻”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微型雕刻”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