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特产

蒲城椽头蒸馍

蒲城椽头蒸馍特产照片

蒲城特产蒲城椽头蒸馍介绍

陕西传统小吃

椽头馍是陕西省蒲城县著名传统小吃,以其形如“椽头”而得名。据史料记载清代名相王鼎曾以此相赠林则徐,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来西安指名要吃“椽头馍”后被列为清廷贡品。蒲城椽头蒸馍,凡是吃过的人,无不拍手称绝。

蒲城椽头馍历史源流

早在清初,蒲城县城东槐院巷一带始做椽头蒸馍,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工艺改进,渐渐在方圆有了名声,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蒲城的椽头蒸馍便在省内外成了无人不晓的地方名吃。

林则徐被贬来蒲城时,宰相王鼎曾以椽头馍待之。慈禧西逃西安时,点名要吃蒲城的椽头蒸馍,作为清廷贡品,受历代皇帝的青睐。

解放后,人民政府为了发掘这一民间名吃,1958年省人民大厦专门邀请县城椽头馍艺人薛正业等六人去大厦开发这一产品。由于蒲城椽头蒸馍对水质要求极高,西安周围各县均无此水源,故无法做出正宗产品,只好作罢。

文革前,县城经常可见小贩挎着篮子,篮子上放一个个儿比正常馍要大好几倍的样品,称之为馍望子,沿街叫卖。外地来蒲之人多以买几个椽头馍做纪念。文革中,一切都不复存在,椽头蒸馍自然也无人再做。

直到九十年代初,这一民间名吃才重新焕发生机。如今,椽头蒸馍已被蒲城县委、县政府列入三产开发项目,受到极大重视。外地人来蒲,能为吃到椽头蒸馍而荣幸。逢年过节,椽头蒸馍已成为馈赠亲朋好友的上等佳品,往往是供不应求。省城人更是倍加喜爱,多指名要求,来西安什么都不要带,只要带上些椽头馍则足矣。

蒲城椽头馍相关历史

蒲城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清末有过一位大学士王鼎,曾以死保荐林则徐。辛亥革命后出过水利专家李仪祉,还有爱国将领杨虎城。蒲城椽头蒸馍和许多名人都有关联。渭南和蒲城剧团演出的秦腔《王鼎尸荐林则徐》,有蒲城乡党给王鼎送椽头蒸馍的情节,不知有何依据?想来也在情理之中,不一定有,也可能有。毕竟那个时代蒲城最著名的食品是椽头蒸馍,作为既贵重又表示乡亲情谊的赠品几乎无可替代。而杨虎城将军主持陕政期间,常常从家乡蒲城买得椽头蒸馍以飨佳宾,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实。原陕西省政协常委周梵伯老先生,1909年生,早年曾追随杨将军。他告诉我,杨将军当年在西安举行家宴,常以蒲城椽头蒸馍款待客人。有朋自家乡来看望他,也有带椽头蒸馍的,用白纸包裹,一般一包六个,约一斤。

蒲城椽头蒸馍也曾飘洋过海,到了欧洲。这是曾任我国驻欧共体第一任代表团团长李连璧经历的事。李在外交岗位结识过不少外国朋友。其中卢森堡卢森堡中国友好协会主席佛朗克,对中国人民感情至为深厚,曾数十次访华。佛朗克很爱吃中国的馒头。1981年佛朗克再次访华到杭州。当时任陕西省副省长的李连璧,带了一篮蒲城椽头蒸馍,赶赴杭州送给这位老友。佛朗克极为高兴,他说:这是我最爱吃的食品,我要带回国去,和亲朋好友共享。以后佛朗克又几次到西安,都提出要吃蒸馍,并带回卢森堡去。

旧中国时买卖蒸馍,一般都是数个个,没有用秤秤分量的。可蒲城椽头蒸馍不同,从来都要用秤秤,流传一句民谣说是“蒲城的蒸馍用秤秤”。足见蒲城椽头蒸馍质量之好,名声之大。近几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蒲城椽头蒸馍已经走入市场,成为过往蒲城游客必购的地方名贵食品。希望蒲城椽头蒸馍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质量,与时共进,制作得越来越好,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

蒲城椽头馍菜品特色

蒲城椽头蒸馍,凡是吃过的人,无不拍手称绝。绝者有三:

一是色绝,光泽晶莹,体如美玉,摸拟凝脂,浑如元宝,亮丽呈彩,款款赛碧,十天半月,决不霉变,椽棱分明,掰开齐茬,千层万层,酥脆掉渣。

二是香绝,天然浑成,异香扑鼻。先水之究,用面之精,发酵之巧,和面之工,制作之妙,烧火之能,集于一身,原始之香,绿色食品。

三是味绝,食之味长,满口皆香,热吃不粘,到口松软,甜香清悠,回味无穷,冷吃香酥,自然疏散,嚼之有劲,咽之顺口。

蒲城椽头馍制作方法

原料:

上等白面5千克酵面:春、秋季800克、夏季600克、冬季1.1千克水:春、秋季30℃水1.75千克、夏季20℃水1.75千克、冬季50℃水2千克

步骤;

1.先用面粉1千克同酵面和成面团发酵,春、秋季发酵5~6小时,夏季发酵4~5小时,冬季发酵7~8小时。

2.将3.5千克面粉和成面团(用水按不同季节要求),压成面片,包入发好的酵面团、再将所剩0.5千克干面粉放在面块上,用木杠反复挤压,直至干面粉与湿面团结成硬面团为止。

3.经过反复揉搓,放进瓷盆,盖以湿布,饧半小时。

4.待手感发软时,取出面团放青石墩上,用压面杠反复折压,直至柔软光润,移案板上搓成条(要求不见缝隙),切成50个剂。

5.剂子刀口面朝下,用双手掬住。右手向前,左手向后,左手拇指压住馍顶,搓成下大上小的馍坯,形状如椽头。

6.将馍坯整齐地排放在案上,盖上湿布回饧。待馍坯微微发虚即为饧透。

7.在笼屉上抹一层菜子油,摆上馍坯。铁锅置火上,水开后上笼,汽圆后,再蒸约40分钟即成。

蒲城椽头蒸馍补充介绍

  椽头蒸馍因其状如椽头而得名,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制作历史,为蒲城特有的传统食品而声名原扬。相传古代地方-多以椽头蒸馍用麻纸包裹装箱,作为上贡皇家及执政大员之礼品,也曾远销湖广各省。在制作方法上别具一格,蒸馍时不使碱,发酵程度要求严格,面团要反复盘揉,所以椽头蒸馍内酥外光,含水分少,不佐菜疏吃,则甘香满口,且便于携带,又耐久贮,成为宴会待客,馈赠亲友,外出旅游必备美食。

  蒲城椽头蒸馍不仅历史悠久,口感香谄,表面似玉,长运不裂,久贮不霉,而且制作神秘,名称传奇,誉满三秦,名噪京华。的确是北方面食中的一朵奇葩。

  蒲城蒸馍早在明朝时,就是当地群众每年六月六农忙后祭祀“后稷祠”的面食供品,时任蒲城县令的彭希武重修后稷祠后,以祠内房挑檐松木椽头定样,规定了以后供品蒸馍的式样,蒲城椽头蒸馍随之得名并流传至今。

  蒲城椽头蒸馍声名远播。慈禧落难西逃途经蒲城永丰岔里村时,吃到了县令贡上的椽头馍,赞不绝口,并将其钦定为朝廷贡品。清道光名相王鼎在家乡也曾用椽头馍招待林则徐。爱国名将杨虎城常用家乡的椽头馍招待同僚,犒赏将士。椽头馍中更有着蒲城特具的人文底蕴。

  蒲城椽头馍纯手工制作,工艺考究。以牲畜拉动的五齿石磨精磨出的优质小麦面粉为原料,(不加任何添加剂)佐以祖传秘方和五谷杂粮制成的酵面,和县城东岳庙内的优质井水,拌合、杠压、搓揉成型,以竹木蒸笼、旺火蒸就。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蒲城椽头蒸馍”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蒲城椽头蒸馍”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