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特产

平遥碗托

平遥碗托特产照片

平遥特产平遥碗托介绍

平遥的一种特色风味面食小吃

平遥碗托是平遥由来以久的一种特色风味面食小吃,具有面质筋道、滑爽可口的特点。

平遥的碗托由清光绪年间城南堡厨师董宣首创,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慈禧太后西逃西安途经平遥时,品尝这种食品后,赞不绝口。当场赐予重赏。于是,碗托名声大振,成为一种地方名吃。

平遥碗托制作方法

平遥碗托的制作方法是将白面用温水调成糊状,再加以一定比例的盐

水、大料水和菜子油,由稠调稀后盛入五寸小碟内上笼蒸15分钟左右,蒸熟凉切后即成。

平遥的碗托有冷调、热炒两种食用方法。冷调是切成面条状放入人后加醋、蒜泥、芝麻、大料水、辣椒末、香油等即可。食用时有一种凉爽、清香、光滑可口的感受。热炒是将炒瓢内入入熟猪油,加入葱蒜后,将切成条状的碗倒入,加山药蛋丝或豆芽菜,再加大料水、酱油、醋等调味品。炒熟后香味四溢,诱人馋涎欲滴。

【调料水的熬制过程】:

1.锅内放入适量的清水。

2.放入1片生姜、1个八角。

3.大火煮开,转小火熬煮约10分钟左右。

4.加入适量的食盐,稍微再煮1分钟至食盐溶于水中,关火。

5.煮好的调料水倒入小碗中,放置一边冷却至水凉。

【碗秃则面浆的制作过程】:

1.小麦面粉与荞麦粉倒入和面盆内。

2.用筷子将两种面粉充分的搅拌均匀。

3.分次徐徐的倒入冷却的调料水。4.用筷子将边缘的面粉向里搅动,使面粉吸收水分完全与水融合,形成雪花状的面絮。

5.右手张开,用力抓握雪花状的面絮。

6.将所有面絮揉捏在一起成面团。

7.继续用手揉制面团,使其盘“性”(也叫“饧面”)。

8.直到面团光亮利手、不粘盆(也就是所谓的“三光”面团)。

9.用手指在光滑面团的中间按压一个小洞。

10.舀1汤匙调料水,淋在小洞里。

11.用手提起面团的边缘,向小洞位置折回。

12.面团边缘包裹住小洞里面的水,用手揉制面团,揉面的过程中面团会遇水分而成湿性,揉制时会粘盆粘手。

13.反复揉搓,水分会逐渐减少,直到面团充分吸收水分,又会变成“三光”面团,此时的面团较柔软湿气大。

14.再用手指在光滑面团的中间按压一个小洞,重复9~13的步骤,继续揉制面团,如此反复几次。

15.经过多次的“加水—揉制—加水”的过程,面团渐渐失去筋性,不易成型。

16.继续往面盆里加入1汤匙调料水。

17.用手继续抓揉失去筋性的不成型的面团。

18.再继续往面盆里加入1汤匙调料水,重复17~18的步骤,直到不成型的面团全部溶于水中,形成面浆。

19.但是用手在面浆里抓一下,还可以看到有没有溶于水的大块的面疙瘩。

20.这时不要再往盆里加水,而是继续用手在面浆里抓揉面疙瘩。

21.直到面疙瘩全部溶于水,形成稀糊糊的面浆,用手在面浆里抓一下,手上也是稀稀的面浆,没有任何疙瘩状的面。

22.用筷子将稀糊糊朝一个方向搅打数次,使面糊上劲,放在一边静置饧制30分钟。【碗秃则的蒸制过程】:

1.锅内放入适量的清水。

2.支好蒸架,将浅口碗放在蒸架上,大火蒸至碗热。

3.取出碗,用干燥的擦碗布擦干碗里的水蒸汽。

4.用小勺舀三勺饧好的面浆,放在碗内。

5.碗上面遮盖一层保鲜膜。

6.将装有面浆的碗重新放回蒸锅内,盖盖大火蒸制20~25分钟。

7.至碗内的面浆颜色由白变深,面浆表面凝固,趁热立即取出碗,放在一个盛有冷清水的盆内过凉。

8.用不锈钢调匙的手柄端在碗与面团的缝隙处,轻轻划一下。

9.把面团倒扣在一个直径大一点的盘内。

平遥碗托补充介绍

  是平遥由来以久的一种风味面食小吃,最早是由清代厨师董宣发明,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具有面质筋道、滑爽可口的特点。

  工艺:先用白面、温盐水、菜油等调和成糊状,然后盛入五寸小碟内上笼蒸熟,晾凉后即成。吃时既可凉拌又可热炒,一般夏天多以凉拌为主,具体办法是将碗托切成小条,佐以醋、蒜泥、芝麻、香油等。热炒则是以山药丝等小菜放入锅中与碗托同炒,熟后香气扑鼻。这一小吃在古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平遥碗托”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平遥碗托”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