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特产

盐边桑椹

盐边桑椹特产照片

盐边特产盐边桑椹介绍

盐边桑椹属于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特产

盐边桑椹,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盐边桑椹果实较大,椭圆形,表面不光滑,黑紫色,色泽稳定,干品仍呈黑紫色,果汁多,甜而带有微酸味,营养丰富,富含氨基酸、维生素、β-胡萝卜素及花青素等。

2013年12月3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盐边桑椹”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盐边桑椹历史渊源

盐边栽植桑树历史悠久。公元四世纪,“南方丝绸之路”途经凉山、攀枝花,带来桑树种源,沿线人民受其影响开始栽植。

明末清初年间,盐边县桑树发展迅速,在当时的“宁远府阿所拉地”(今盐边县健康、渔门、永兴等乡镇)大力种植桑树。

民国初年,盐边县桑树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据《宁属林产调查》记载,盐边常年盛产桑树30多万株,是宁属地区桑树栽植最多,发展最快的县。

民国初年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盐边蚕桑业的发展停留在60万株,且多为实生桑品种,桑椹产量少,果粒小,酸涩味较重。

20世纪80年代,盐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桑椹生产,依托地域优势及攀西独特的阳光、土壤及气候优势,引进良桑品种,扶持全县各乡镇大力发展桑树种植。

20世纪末,盐边桑椹主要用于中药材、桑椹膏及桑椹酒等。

21世纪以来,盐边县加快了桑椹产业的发展,成立协会并组织商户统一收购鲜果进行集中销售,产品销往北京、大连、重庆、成都、昆明等各大城市。

2016年,中国蚕学会授予盐边“中国果桑之乡”荣誉称号。

盐边桑椹产品特点

外在感官特征

盐边桑椹果实较大,椭圆形;果长1~3厘米,果径1厘米左右;表面不光滑,黑紫色,色泽稳定,干品仍呈黑紫色;果汁多,甜而带有微酸味。

内在品质指标

盐边桑椹可溶性固形物≥13%,花青素≥1500毫克/千克,含有丰富β-胡萝卜素和氨基酸。

盐边桑椹产地环境

盐边桑椹土壤地貌

盐边桑椹产区位于攀枝花市盐边县中北部山区,山峦重叠,狭谷壑深,地势北高南低,西北为浅丘平坝、老河谷阶地,东部为中山林地,最适生长高度为1200~1800米。产区土壤以红黄壤土为主,pH值5.5~6.5,有机质含量高,矿质元素丰富,土壤深厚,适宜桑椹种植。

盐边桑椹气候特征

盐边桑椹产区属南亚热带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19~20℃,年积温6600~7500℃,年日照2300~2700小时,雨季集中在6~10月,年降雨量700~1200毫米,无霜期300天以上,具有雨量集中、旱湿分明、气温年温差较小、日温差较大等特点。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长气候条件形成了盐边桑椹优良的品质。

盐边桑椹产品荣誉

2013年12月3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盐边桑椹”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盐边桑椹地理标志

盐边桑椹地域保护范围

盐边桑椹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渔门镇、永兴镇、惠民乡、国胜乡、鱤鱼乡、箐河乡、温泉乡、红宝乡、格萨拉乡、共和乡、红果乡等11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1°06′17″~101°47′45″,北纬26°47′46″~27°07′35″,东到共和乡东界,南到红果乡南界,西到温泉乡西界,北到红宝乡北界。

盐边桑椹质量技术要求

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选择与特定要求

选择海拔1200~1800米、地势平坦,或者宽大的台地、微坡地,灌排水良好,地势向阳,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排蓄水、保肥性良好的壤土。产地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

选用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状好的品种。推荐选用云桑2号品种。

苗木质量:盐边桑椹采用有性系繁殖—栽植后进行嫁接改良品种的方法,桑种选择抗逆性较强,发芽率高、发芽早的杂交桑种。用营养袋育在靠近水源、管理方便的沙质壤土(即菜园土)里。按长宽10×4尺开厢,四周筑埂,埂高10厘米,整齐摆放营养袋,营养袋之间要用沙土填充,袋距3~5厘米。定植时间选择在6月上旬至下旬。

定植密度:成片密植小桑园,田株行距按4×2尺单行栽植,亩植700株,地株行距按6×2尺栽植,亩植600株;采取拉线开沟,沟深40厘米,沟宽30厘米,做到株行端正。底肥每窝施用复合肥30克、有机肥1000克,然后回填一层表土。定植后浇透定根水,并覆盖上塑料薄膜保温保湿。

(3)生产过程管理

①冬季管理。即在桑树休眠后进行的培护管理(在冬至节后即可进行),运用保条短梢的方式。

A、清园:在秋未初冬清除园内及周围的杂草,并将落在地上的桑叶及枯枝断梢全部集中烧毁。

B、整干:技术要点为“三光”:即在清园后,将主干和各级支干上的干桩锯光、干疤用平口凿打光,树洞、树缝用粘土加石灰塞光,对细小分布不合理的枝干从基部剪去,以保证树体紧凑,支干稀密适当,阳光充足。

C、修剪:技术要点为“五剪”:即从基部剪除树干和支干上的细小枝、病虫枝、穿插枝、下垂枝、过密枝条等,留下健状的枝条,让其分布合理,稀密适当,通风透光,便于管理。剪稍程度根据桑树品种、水肥条件决定留条长短,云桑二号一般留条2.5尺左右为宜,水肥条件差的留条2尺。要求剪口平滑,不破皮,不造成枯桩,剪伐后树冠以水平状态分布。

D、冬耕施肥:每年12月到次年1月对桑园土壤深耕20~25厘米,近株宜浅,株行宜深。并施冬肥(以迟效性有机肥为主)800~1000千克/亩,四边桑3~5千克/株。

②春季管理

A、灌溉:盐边县春季干旱,要求对桑树灌水3~5次。

B、春耕施肥:在桑树萌芽前进行,春耕宜浅,一般10厘米左右;春季施速效肥,施肥量占全年的30~40%。

③夏季管理

A、统防:桑椹采摘销售结束后,5月下旬进行,使用农药必须是无公害农药,有毒、有害的农药、除草剂、调节剂、激素等危险物应有严格管理规定,不得在田间存放。

B、除草施肥:夏季除草1~2次,将桑园内及坎上的杂草铲除干净;夏季施速效肥为主,施肥量占全年的40~50%。

④品种改良。杂交桑元月下旬至2月中旬,本地桑2月下旬至3月中旬,以云桑2号为主,兼用其它果桑品种。穗条要求保存新鲜、冬芽饱满。

嫁接方法与步骤:根据盐边县实际,幼树一般用简易芽接。

A、划袋口:用嫁接刀在离地5~15厘米处的树干上切一“∩”形或“∧”形的袋口(根据树干大小可螺旋形的划2~3个袋口),保证袋口能容纳穗芽,其深度以切断皮层达到木质部且不伤木质为准。

B、削芽片:一般用三刀削成。第一刀削去芽基下面粗糙的叶痕部分;第二刀在芽基下方0.7~1.0厘米处横切一刀,切断皮层。第三刀从芽尖内侧下刀纵切,搓削至第二刀处,取下芽片,标准芽片:削面要“三点”现,芽芯全,见木不粘木,芽片端正对称。

C、插芽片:将砧木扳弯,袋口张开,将芽片的削面朝砧木袋口的皮层插入袋口,直到芽片插紧,只露芽尖为止。然后还原砧木,使袋口紧包穗芽。要求芽片不插皱,袋口不破皮。

D、剪砧木:插好芽片后,用桑剪在接芽部位上方1厘米处斜向下剪去砧木。并自袋口下方始,用1厘米宽的薄膜一环环压紧,只露芽尖,其余全缠住;并在嫁接好的芽外用废纸做成袋套在上面防止蝗虫等咬食桑芽,能有效地提高嫁接成活率。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的规定

盐边桑椹采收过程中,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采收时间在晴天上午采收。

采收方法:用手直接单果采收,采下来的果实放在果篮或塑料篮内,轻摘轻放,不应用塑料袋和有异味、异物,对产品造成污染的容器装果,然后轻放在阴凉的地方。

采后处理:采下的果实首先进行杀菌剂处理,然后进行分级装箱,装箱时先装入泡沫箱内,中间放置用瓶装的冰块,最后将封存好的桑椹装入外包装内进行运输销售。

(5)生产记录要求

认真记录盐边桑椹生产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技术措施、农药化肥的使用情况、建立盐边桑椹生产过程记录档案,记载投入品的名称、使用时间、使用目的、使用方法、使用量。

质量安全规定

盐边桑椹应符合《无公害水果》(GB18406.2-2001)标准的安全要求。

盐边桑椹专用标志使用

地域范围内的盐边桑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盐边桑椹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形式)。

盐边桑椹补充介绍

  盐边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角,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县,境内居住着汉族、彝族、苗族、回族、傣族、纳西族等十九个少数民族,有“八分耕地,一分水,九十一分林草坡”之称。盐边栽植桑树历史悠久。公元四世纪,“南方丝绸之路”途经凉山、攀枝花,带来桑树种源,沿线人民受其影响开始栽植。明未清初年间发展迅速,在当时的 “宁远府阿所拉地”(今盐边县健康、渔门、永兴等乡镇)大力种植桑树,民国初年桑树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据《宁属林产调查》记载,盐边常年盛产桑树30多万株,是宁属地区桑树栽植最多,发展最快的县。 民国初年至70年代中期,盐边蚕桑业的发展停留在60万株,且多为实生桑品种,桑椹产量少,果粒小,酸涩味较重。80年代,盐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桑椹生产,依托地域优势及攀西独特的阳光、土壤及气候优势,引进良桑品种,扶持全县各乡镇大力发展桑树。1984年全县桑树种植113万株,面积1100亩;1992年种植1700万株,面积18000亩;到2010年桑树面积超60000亩,年产桑椹6500余吨,年产值达5000万元以上。 盐边桑椹产量高,果粒大,营养丰富,富含氨基酸、维生素、β-胡萝卜素及花青素等。上世纪未,盐边桑椹主要用于中药材、桑椹膏及桑椹酒等。近年来,盐边县加快了桑椹产业的发展,成立协会并组织商户统一收购鲜果进行集中销售,产品远销北京、大连、重庆、成都、昆明等各大城市,市场供不应求,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前景广阔。

  地域范围

  盐边桑椹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渔门镇、永兴镇、惠民乡、国胜乡、鱤鱼乡、箐河乡、温泉乡、红宝乡、格萨拉乡、共和乡、红果乡等11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1°06′17″-101°47′45″,北纬26°47′46″-27°07′35″,东到共和乡东界,南到红果乡南界,西到温泉乡西界,北到红宝乡北界。保护面积265000公顷,年产量11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盐边桑椹果实较大,椭圆形;果长1-3厘米,果径1厘米左右;表面不光滑,黑紫色,色泽稳定,干品仍呈黑紫色;果汁多,甜而带有微酸味。 (2)内在品质指标:盐边桑椹可溶性固形物≥13%,花青素≥1500㎎/㎏,含有丰富β-胡萝卜素和氨基酸。 (3)质量安全规定:符合《无公害水果》(GB18406.2-2001)标准的安全要求。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盐边桑椹”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盐边桑椹”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