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昭苏县特产

昭苏油菜

昭苏油菜特产照片

昭苏特产昭苏油菜介绍

昭苏油菜属于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特产

昭苏油菜,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昭苏县土壤以黑钙土为主,土质疏松,可耕性好,土壤结构层次优良,腐殖层较厚,有机质含量高,同时昭苏海拔高、日照长、雨水充沛、气候冷凉等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是种植生产双低油菜天然基地。昭苏产油菜籽黑褐色,颗粒较大呈圆球形,种皮光滑。千粒重4—5克,具有油菜籽固有的气味 。

2013年9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昭苏油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

昭苏油菜历史渊源

昭苏油菜生产发生了三次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油菜生产由芥菜型油菜转向白菜型油菜,促进了耕作制度的改革,结束了夏翻秋闲的历史,第二次飞跃发生在1999—2001年,油菜生产由白菜型油菜转向甘兰型油菜,单产和品质大幅度提高,第三次飞跃发生在2002年至今,油菜生产由常规品种转向杂交品种,杂交甘兰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相比单产和效益成倍提高,油菜种植面积超过小麦种植面积,成为昭苏县第一大作物。

昭苏县因气候特点,建国前就一直在种植油菜,建国后又大面积推广种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昭苏县发展特色农业,扩大油菜种植,引进推广甘蓝型油菜品种替代白菜型油菜,提高油菜种植效益。

2004年,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授予昭苏县为中国油菜之乡。

昭苏油菜产品特点

昭苏油菜品质特性

昭苏产油菜籽黑褐色,颗粒较大呈圆球形,种皮光滑。千粒重4—5克,具有油菜籽固有的气味。

昭苏油菜营养价值

昭苏油菜籽粒中平均含油量为41.5%—45.5%,蛋白质含量为19.5—22.5(克/100克),亚油酸16.5%—19.0%,二十碳二烯酸0.04%—0.09%,二十二碳烷酸0.15%—0.31%,十六碳一烯酸0.1%—0.25%,十七碳烷酸0.15%—0.41%,十七一稀酸0.05%—1.2%,油酸为59%—65%,十四碳烷酸0.02%—0.07%,棕榈酸2.5%—4.5%,硬脂酸1.2%—2.2%,二十碳烷酸0.35%—0.64%,芥酸含量<0.01%,亚麻酸0.001%—0.012%,花生烯酸0.001%—0.012%,二十二碳二烯酸0.001%—0.011%,二十四碳烷酸0.001%—0.014%,二十四一稀酸0.001%—0.012%,饱和脂肪酸4.9%—6.1%。

昭苏油菜产地环境

昭苏油菜地形地貌

昭苏县为中亚内陆腹地的一个山间盆地,呈椭圆形、东西向,可概括为三山夹一盆。昭苏盆地海拔在1300—6995米之间,是一个高位山间盆地,且盆地内多山间沟地。昭苏盆地内具有多支谷岭和大、小盆地相叠后的特征,对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形成变化起主导作用,尤其是对局部气候要素起着再分配的作用,形成一个封闭而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外界影响少,具有双低油菜和杂交油菜种植的良好天然隔离条件,有利于生产油菜。

昭苏油菜土壤情况

昭苏县土壤以黑钙土为主,土质疏松,可耕性好,土壤结构层次优良,腐殖层较厚,有机质含量高,同时昭苏海拔高、日照长、雨水充沛、气候冷凉等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再加之昭苏农业基础条件好,土地连片,机械化程度较高,因此具有种植油菜的光、热、水、土、气等各种优势,是种植生产绿色食品双低油菜天然基地。

昭苏油菜水文情况

昭苏县地势高寒,水资源丰富,23条主要河流源于南北山区。其中特克斯河南岸较大的河流有木扎尔特河、夏塔河、阿克苏河、阿克牙孜河等,年平均流量110.6立方米/秒,年径流量34.88亿立方米,河流主要以高山冰雪融水为补给来源,水源大而稳定,水质良好,矿化度0.22克/升。

昭苏油菜气候情况

昭苏县属温带山区半干旱半湿润冷凉气候类型,具有“冬长无夏、春秋相连”的特点,盆地平原地带年平均温度3.2℃,最高温度33.5℃,最低温度—32℃,≥5℃的积温1981.8℃,≥10℃的积温1328.1℃。无霜期98天,年均日照数2699.3小时,年均降水512.2毫米,年均蒸发量1261.6毫米,相对湿度67%,较为湿润。昭苏县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合春油菜生长,是新疆最大的春油菜产区、全国少有的三大油菜同时生产区。

昭苏油菜产品荣誉

2013年9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昭苏油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昭苏油菜地理标志

昭苏油菜地域保护范围

昭苏油菜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昭苏县昭苏镇、洪纳海乡、阿克达拉乡、乌尊布拉克乡、萨尔阔布乡、喀夏加尔乡、喀拉苏乡、察汗乌苏蒙古民族乡、夏特柯尔克孜民族乡、胡松图哈尔逊蒙古民族乡9乡1镇及昭苏种马场、昭苏马场共73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82°35′00″—82°50′00″,北纬43°14′00″—43°38′00″。

昭苏油菜质量技术要求

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选择:产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NY/T391—2000)的要求。选择地势平坦,灌溉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前茬选小麦、大麦、马铃薯茬种植,严禁连作。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和上虚下实的标准,油菜为双子叶作物,顶土力弱,对耕作条件要求高。秋翻22厘米以上,可蓄水保墒,消灭杂草,促进土壤熟化,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品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的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生产过程按照《昭苏县绿色食品油菜籽栽培技术规程》进行。

①种子处理及播种:要求籽粒均匀饱满,发芽率90%以上,净度98%以上。播前选用锐劲特等高效、低毒、低残留拌种农药进行药剂拌种处理,预防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和黄曲条跳甲等苗期虫害。播种时要求播深一致,深度在2厘米左右,不重不漏,下籽均匀,覆土严密,镇压确实,地表无浮籽。

②土肥水管理:严格按照《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394—2000)。因为昭苏土质腐殖层较厚,有机质含量高,因此可根据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的实际含量进行施肥。一般每亩施氮肥5千克、磷肥30千克、钾肥10千克。在油菜现蕾开花初期用速乐硼、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1—2次。灌水以跑马水为宜,不宜上墒,防倒伏,在现蕾时灌1水,根据土壤墒情,在油菜盛花前灌2水。

③病虫害防治:严格执行《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3—2000)的标准规定。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

④收获及储藏:终花后30天左右,当全株三分之二角果呈黄绿色,主轴基部角果呈枇杷色,种皮呈黑褐色时,为适宜收获期。即“八成熟,十成收”。由于菜籽有后熟作用,收获后要堆垛后熟,同时要注意防水防霉变,抢晴天撤垛摊晒、脱粒,含水量在10%以下晒干扬净后及时入库。

⑤生产记录:昭苏油菜生产的全过程,按照《昭苏县绿色食品油菜籽栽培技术规程》要求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必须做到准确、清晰、工整、完全,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品质特色及质量安全规定

昭苏油菜生产过程严格符合GB/T11762—2006《油菜籽国家标准》。

昭苏油菜专用标志使用

该规定地域范围内的昭苏油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昭苏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提出申请,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昭苏油菜补充介绍

  昭苏是古代乌孙国故地,自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起,就统属于汉朝在西域设置的西域都护府,迄今两千多年,一直是祖国西北边陲重地,是世界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汇点,丝绸之路北道要劲,古代西域最具国际影响的商品集散地。昭苏盆地四周环山,海拔高,降水量充沛,气候冷凉湿润,年平均日照时数2699小时,特有的光热资源极其有利于油菜等喜凉作物的生长发育,是全国少有的可栽培芥菜型、白菜型、甘蓝型三大类型油菜的地区。是新疆自治区最大的春油菜产区,常年种植油菜80-90万亩,占自治区油菜种植面积的50%以上,被誉为“中国油菜之乡”。每年6 月底前后,漫无边际的油菜花犹如一条条金色的织毯席卷着广袤无垠的昭苏大草原,与天山遥相辉映,堪称西部盛景。每年七月,到了油菜花开的时节,昭苏高原便美景不断,这是油菜花的季节,也是人们游览昭苏的最佳时节,各地的人们因为不同的需求纷纷来到昭苏,享受着“从身边连到山边,从山边连到天边”的油菜花盛景。 昭苏县因气候特点,建国前就一直在种植油菜,建国后又大面积推广种植。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昭苏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继续扩大油菜种植,引进推广甘蓝型油菜品种替代白菜型油菜,提高油菜种植效益。 2004年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授予昭苏县为中国油菜之乡。 昭苏油菜生产发生了三次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油菜生产由芥菜型油菜转向白菜型油菜,促进了耕作制度的改革,结束了夏翻秋闲的历史,第二次飞跃发生在1999—2001年,油菜生产由白菜型油菜转向甘兰型油菜,单产和品质大幅度提高,第三次飞跃发生在2002年至今,油菜生产由常规品种转向杂交品种,杂交甘兰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相比单产和效益成倍提高,油菜种植面积超过小麦种植面积,成为昭苏县第一大作物。

  所在地域: 新疆

  申请人: 昭苏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昭苏县隶属于伊犁州直,位于天山北麓西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南部,伊犁谷地特克斯河上游的山间盆地。四面环山,特克斯河横贯东西形成了一个三山一盆地的地形,东与特克斯县交界,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南与拜城县、温宿县一山之隔,北与察布查尔县毗邻。昭苏油菜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是昭苏镇、洪纳海乡、阿克达拉乡、乌尊布拉克乡、萨尔阔布乡、喀夏加尔乡、喀拉苏乡、察汗乌苏蒙古民族乡、夏特柯尔克孜民族乡、胡松图哈尔逊蒙古民族乡9乡1镇及昭苏种马场、昭苏马场共73村。地理坐标位于东经82°35′—82°50′、北纬43°14′—43°38′,海拔高度在1300—6995米之间,保护面积20000公顷,年总产量达到6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昭苏产油菜籽黑褐色,颗粒较大呈圆球形,种皮光滑。千粒重4-5g,具有油菜籽固有的气味。 (2)内在品质指标:昭苏油菜籽粒中平均含油量为41.5%-45.5%,蛋白质含量为19.5-22.5(g/100g), 亚油酸16.5%-19.0%,二十碳二烯酸0.04%-0.09%,二十二碳烷酸0.15%-0.31%,十六碳一烯酸0.1%-0.25%,十七碳烷酸0.15%-0.41%,十七一稀酸0.05%-1.2%,油酸为59%-65%,十四碳烷酸0.02%-0.07%,棕榈酸2.5%-4.5%,硬脂酸1.2%-2.2%,二十碳烷酸0.35%-0.64%,芥酸含量<0.01%,亚麻酸0.001%-0.012%,花生烯酸0.001%-0.012%,二十二碳二烯酸0.001%-0.011%,二十四碳烷酸0.001%-0.014%,二十四一稀酸0.001%-0.012%,饱和脂肪酸4.9%-6.1%。 (3)安全要求:昭苏油菜生产过程严格符合GB/T11762-2006《油菜籽国家标准》。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昭苏油菜”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昭苏油菜”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