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特产

印楝

印楝特产照片

芒特产印楝介绍

楝科印楝属植物

印楝(学名:Azadirachta IndicaA.Juss.)是楝科印楝属植物,一般树高12-20米,少有25米,个别35-40米。通常分枝少,分枝角度大,树冠宽大,圆形,冠幅一般15-20米。1回奇数羽状复叶,复叶长度20-30厘米,有的长达40厘米;小叶对数,少的两对。圆锥花序,长20-25厘米,有2-3次分枝;每个花序有花蕾100-200个。果为核果,表面光滑;嫩果似橄榄形,成熟果近短椭圆形至近长圆形。

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热带地区,中国广东、海南、四川和云南均有引种栽培。 是一种喜高温、耐干旱、喜阳光充足、耐土壤贫瘠且生长迅速的热带或亚热带乔木树种。

树形高大优美,生长迅速,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干旱地区树种。已在70多个国家有分布或种植,是热带树种中最有价值的多用途树种之一。 从印度楝种子中提取的印楝素,可用来生产全天然、无公害的广谱性生物农药,广泛用于防治粮食、蔬菜、森林、经济作物等的害虫,对200余种害虫有明显的驱避和杀虫效果,且对温血动物无毒,使用后无残留,对环境无污染,防治对象不易产生抗药性。印楝种子中印楝素的含量达0.3-0.6%,是所发现的制造高效生物农药的最佳植物种类。

印楝形态特征

印楝一般树高12-20米,少有25米,个别35-40米。通常分枝少,分枝角度大,树冠宽大,圆形,冠幅一般15-20米。主干短,最高的也仅为7.5米,胸径0.6-1.2米。树皮厚,表面深棕色、黑褐色或灰黑色,多纵裂。主根粗大而深,侧根发达,向外延伸可达十几米。1回奇数羽状复叶,复叶长度20-30厘米,有的长达40厘米;小叶对数,少的两对,多的十几对;小叶向内弯曲如镰刀状,接近对生或对生,长3-8厘米;叶柄短,主脉两侧不对称,基部偏斜;小叶顶端渐尖似矛状,边缘有锐齿。

圆锥花序,长20-25厘米,有2-3次分枝;每个花序有花蕾100-200个;花辐射状,白色,芳香,长约5毫米,宽约10毫米;花柄短,花萼外被绒毛;5枚分离的花瓣排列均匀,花瓣舌形,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雌、雄同株,雄蕊10枚,花丝合生成喇叭筒状,称雄蕊筒,基部直径约1毫米,顶部约2毫米。果为核果,表面光滑;嫩果似橄榄形,成熟果近短椭圆形至近长圆形,长约1.5-2.5厘米,宽约1-1.5厘米。

印楝主要价值

印楝经济

木材:印楝木材坚硬,不易腐烂,味芳香,抗白蚁和其他蛀虫。边材浅灰白色,心材红色至红棕色。质地与桃花心木、柚木相似,但光泽稍差。可直接作木材使用,也可用于制胶合板。

化工:印楝油可用于制蜡、肥皂、化妆品、牙膏和药品。其精油可供照明和制作燃料油、车轮润滑剂,叶可作防腐剂,果肉也可供工业发酵用。

农药:研究结果表明,已从印楝植物体内分离出280多种有机化合物,其中最重要的一类为类柠檬素化合物,大部分对昆虫具活性,以印楝素最为有效。据测定,印楝种子、树皮、树叶中印楝素含量高达0.66-3.3%。印楝提取物对直翅目、鞘翅目、同翅目、鳞翅目等8目20余种农业、卫生和仓储害虫具有抑制生长发育、拒食、驱避、毒杀等作用。

印楝药用

种子和叶具有杀菌、抗皮炎、牙周炎、牙龈炎和其他炎症以及强心、利尿和抗结核病等作用,也可用于制造避孕、治癌、驱虫药物等;根和皮可治疗疟疾、糖尿病、胃病、溃疡等病;花可健胃驱虫,治疗眼病、心绞痛、消化不良等症;印楝的衍生物还具有抗疟疾、抗结核、抗过滤性病原体、抗真菌、抗炎症、抗酵素等药物,能够治疗狂犬病和心脏病。

印楝生态

印楝由于具有耐干旱特性和印楝素的杀虫功能,因此引种栽培印楝,对解决荒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和化学农药污染等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印楝是经济与生态良好结合的树种,是解决干热地区宜林荒山荒坡绿化问题的最佳树种之一。

印楝生长环境

印楝是典型的热带树种,适生区在海拔1500米以下,年均温度21-23℃,年降水量400-1500毫米。极度耐旱,能忍耐长达7-8月的连续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耐瘠薄,土壤pH为5.9-10,不耐霜冻、盐碱和水淹。中国云南省的红河河谷、金沙江河谷、怒江河谷、南定河河谷和瑞丽江河谷,四川的金沙江河谷和攀西地区,海南省和广东省的雷州半岛均为印楝的适生地区。

印楝繁殖方法

印楝的育苗可采用有性繁殖(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嫁接、扦插、组培等)。印楝种子在一般情况下贮藏期越长发芽率越低,为了保证种子有较高的发芽率,生产上最好能现采现播。种子繁殖时间应选在春秋两季,最好是在8-9月播种,最晚不超过10月份。

印楝播种

撒播:采种后直接把装有新鲜种子的麻袋完全浸入河沟、水池等地方,浸泡时间24-36小时,最多不能超过48小时。把浸泡过的种子捞出晾干后均匀地撒在整理好的沙床上,以每平方米控制的发芽数为800-1500株,播完种后用细筛筛一层细土覆盖种子,覆土厚度不超过种子直径的1/2倍,覆土后在床面上盖一层遮光密度为60-80%的遮光网。保持每天淋足水,7天后种子发芽,拆除遮光网改为拱棚遮光,待苗高2-5厘米时,即可移入规格为10厘米×14厘的育苗袋中培育,育苗袋的营养土应选择质地较好、肥力较高的表土。移植后的幼苗应精心管护到第2年雨季出圃造林。

点播:由于印楝种子发芽率较高,可经过催芽露白后直接在育苗袋中播种,营养土选择质地较好的壤土拌入5-10%腐熟的农家肥,育苗袋规格为16厘米×22厘米,营养土装满稍高出袋口,点播完浇透水后土回落到袋口。

印楝扦插

在健壮母株上选取芽眼饱满的枝条,将枝条剪下,选取半木质化部分,从枝条半木质化部分中剪取长10-15厘米作为插穗。扦插前两天用400倍高锰酸钾溶液淋透苗床基质(椰糠:黄心土=1:5)进行消毒。晴天的上午9点左右剪回插穗放入600倍50%可湿性多菌灵溶液中浸泡10分钟左右,取出插穗在基部1-2厘米处蘸上生根粉,或浸泡在生根剂溶液约5-10分钟,常用的生根剂有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ABT系列生根粉,浓度一般为500-1000ppm。浸泡后取出插条插在苗床基质上,扦插深度2-3厘米,扦插完后雾状喷水,搭上小拱棚,用塑料薄膜盖上。小弓棚两端要通风,同时每隔7天用800倍50%可湿性百菌清或70%代森锰锌溶液喷雾1次,防治插条感病腐烂。

印楝补充介绍

  印楝是一种亚热带经济树种,速生高大乔木。人工种植3年开始结果,4年基本成林,8—9年进入产期,亩产种子1000千克左右,生产年限可达200年,树干高达40米。印楝树全身都是宝,印楝的种子里含有一种称为四环三萜的杀虫活性成分,现已从中分离和鉴定出十六种天然化合物。其中印楝素是国际上公认的活性最强,应用价值极高的成分,是一种广谱、杀虫活性物质,可防治8目200余种农林、仓储和卫生虫害,对人、畜、鱼、鸟无害。是生产无毒、高效、广普生物农药的主要原料,代表着二十一世纪生物农药的发展方向。还是人用抗茵消炎防止溃疡的良药,是新型牙膏、肥皂的添加剂,还是开发无毒副作用避孕新药的原料。印楝的根、技、叶、树皮中都含有楝素。树身是一种速生优质木材。印楝原产于缅甸和印度,潞西市近十年引种成功,现有种植面积1万亩56万株,由于光、热、水、土适宜,长势良好,结果率高,经济效益好。被云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绿色经济重点开发项目,并在潞西成立了云南光明印楝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建盖了印楝加工厂,建立了供应全省的种苗培育基地。潞西市计划发展面积20万亩。( 潞西)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印楝”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印楝”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