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特产

於术

於术特产照片

临安特产於术介绍

於术属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菊科苍术属植物

白术(学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60厘米,结节状根状茎。茎直立,全部光滑无毛。叶互生,叶片羽状全裂,侧裂片倒披针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顶裂片比侧裂片大,全部叶质地薄,纸质,两面绿色,无毛,头状花序单生茎枝顶端,苞叶绿色,针刺状羽状全裂。总苞宽钟状,顶端紫红色。瘦果倒圆锥状,8-10月开花结果。

分布中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四川、湖北及湖南等地,该种有栽培。

该种亦有众多的商品化名称,如根据生药的根状茎形状,或鹤形术、金线术、或白术腿,按产地取名,如徽术,按根状茎出土季节取名,如冬术。以于术(浙江于潜)品质为佳。药用功能运脾药,性味苦温辛烈,有燥湿、化浊、止痛之效。

白术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根状茎结节状;茎直立,通常自中下部长分枝,全部光滑无毛。

叶互生,中部茎叶有长3-6厘米的叶柄,叶片通常3-5羽状全裂;极少兼杂不裂而叶为长椭圆形的。侧裂片1-2对,倒披针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4.5-7厘米,宽1.5-2厘米;顶裂片比侧裂片大,倒长卵形、长椭圆形或椭圆形;自中部茎叶向上向下,叶渐小,与中部茎叶等样分裂,接花序下部的叶不裂,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无柄;或大部茎叶不裂,但总兼杂有3-5羽状全裂的叶。全部叶质地薄,纸质,两面绿色,无毛,边缘或裂片边缘有长或短针刺状缘毛或细刺齿。

头状花序单生茎枝顶端,植株通常有6-10个头状花序,但不形成明显的花序式排列。苞叶绿色,长3-4厘米,针刺状羽状全裂。总苞大,宽钟状,直径3-4厘米。总苞片9-10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及中外层长卵形或三角形,长6-8毫米;中层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1-16毫米;最内层宽线形,长2厘米,顶端紫红色。全部苞片顶端钝,边缘有白色蛛丝毛。小花长1.7厘米,紫红色,冠檐5深裂。

瘦果倒圆锥状,长7.5毫米,被顺向顺伏的稠密白色的长直毛。冠毛刚毛羽毛状,污白色,长15厘米,基部结合成环状。花果期8-10月。

白术主要价值

白术是一种常用重要的大宗中药材,具补脾健胃、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能。白术根茎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酮、苍术醇、白术内酯等,对治疗肝硬化腹水、原发性肝癌、美尼尔氏综合症、慢性腰痛、急性肠炎及白细胞减少症等有一定疗效。白术用途广泛,除了医疗配方用药外,又是40多种中成药制剂的重要原料。

根状茎(白术):苦、甘,温。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消化不良,泄泻,水肿,自汗,胎动不安。苗(术苗):祛水,止自汗。

【蒙药】查干一胡吉:根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腹泻,痰饮眩晕,水肿,自汗,胎动不安《蒙药》。

【苗药】根茎用于脾虚食少,腹泻,痰饮眩晕,水肿,胎动不安《湘蓝考》。

【维药】白术:根茎用于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腹内冷痛,呕泻温痢,水肿黄疸,风眩头痛,目泪风眼,水肿胀满《维药志》。

白术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生产上主要采用育苗移栽法。

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选择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新种,在30℃的温水中浸泡1天后,捞出催芽播种。条播或撒播。条播者,在播种前,按行距15厘米开沟,沟深4-6厘米,沟内灌水,将种子播于沟内,播后覆土,稍加镇压,畦面盖草保温保湿,然后再浇1次水。每667平方米用种5-7千克。播后7-10天出苗,出苗后揭掉盖草,加强田间管理。至冬季移栽前,667平方米可培育出400-600千克鲜术栽。

移栽:当年冬季至次年春季即可移植。以当年不抽叶开花,主芽健壮,根茎小而整齐,杏核大者为佳。移栽时剪去须根,按行距25厘米开深10厘米的沟,按株距15厘米左右将苗放入沟内,牙尖朝上,并与地面相平。栽后两侧稍加镇压,栽后浇水。一般667平方米需鲜白术50-60千克。

於术补充介绍

   产于我市於潜地区天目山一带为白术,因其品质优异。故特称“於术”。

  天目山脉自安徽黄山逶迤入浙,在原於潜县境内再度抬升,形成海拔1506米的西天目山主峰仙人顶,与东天目山海拔1479米的大仙峰遥遥相对,构成“天之双目”。双峰之间谓之中天目,自北至南为太湖水系与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原於潜县与临安县即以此为界。传说某年有一徽州朝奉,鉴别一株白术,说道此一半是於术,另一半不是於术,经验证此术果长于分界岭上,一半在於潜界内,一半在界外。这个传说未免过分神奇,但足以可见於术确有其不同凡品的特色。公元一0四年,杰出的中医学家赵学敏在其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这部书中记载:“白术产於潜者则根斑而力大,此皆近所变产,此而不书,过时罔视”。赵氏治学严谨,向以“宁踏铁略之讥,不为轻信所误”而自勉,在植物进化及物种变异方面有独特之创见。他指出於术为“近所变产”故书之留给后代,以免将来为人所忽视,用心良苦,为於术留下了最早的文字记载。后人在《清异录》中又再次记载:“潜山出善术,以其盘结丑怪,有兽之形”。此也非谬。西天目山确有野术,其籽随风而播称风播,由鸟啄之而播称鸟籽,鼠雀食后由粪便排出而生,称鼠籽、雀术,其形干奇万状,后人随其形而称之谓“汕鹤术”、“狮子术”、“鹤顶术”、鸡腿术”,但多数形如鸡腿,故於术又名“鸡腿术”。《据於潜县志》记载,凡有术处,冬不积雪,可见药力之强大。珍贵的於术,切开之断面呈淡黄色菊花形,如伴有珠砂点,更为佳品,清香无比,可与人参相提并讨,药界常称 “南参北术”就是指因水土之异,北人食术进补功效尤如南人食参。清同治,光绪年间,於潜县城药铺昌隆,高挂“道地药材”“经销於术”,挑选形如鸡腿、鹤形之术,精工巧制,留柄五市分并系上红线,装于精致之盒中,作珍品出售,售价几近人参,声名为之远播,江、浙、川、湘、鄂、沪药商也来贩运,并出口至海外。  由于野术数量有限,遂有人工裁培,也是得天时地利之宠,於潜所种之白术,果与他地之白术不同,种植得法,竟也见菊花形,个体虽小,但香气回异有特色,得药界之公认,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浙江省卫生厅组织专题调查后肯定於术之品名。

  於术性温,味甘苦,有健脾补中、燥湿、利水止汗之功效,尤以除湿,利尿为佳。除中医处方外,也可单味切片泡饮,治湿困脾胃,手软脚酸之疾。近年,於潜酒厂还用于生产於术酒。

  於术生长期长,宜植于排水良好之砂质土,忌连作,栽培过於术后,须间隔五至六年才能再种,并不能与白菜、花生、甘薯、烟草等作物轮作,以禾本科作物轮作为好。通常于三、四月间育籽,第一年培育术栽;第二年二月将术裁移至大田栽植,术栽植后一般在“霜降”前后起土,最迟不过 “立冬”,鲜术起土后晒成干术,通常每270市斤晒干术100斤左右。

  於术曾长期作为白术一样,当作二类统购物资,价格偏低,每市担200余元,近几年退出后,价格暴涨暴落,1984年至1985年初,竟高达每市担4000元,后复降至1700元左右。我市解放前之产量失考,估计战前最高产量为4000~5000但。解放后,於术生产有较快恢复和发展,出现过二次生产高峰,第一次1957年至1959年,其中1957年产量达3900余担;第二次是1967年至1973年,其中高峰年为1969年产量4600担,从1974年至今由于受药材市场价格波动,萸肉收入起落较大,但产量时增时减,变幅较小,且呈缓幅上升之势。( 临安)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於术”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於术”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