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特产

黄陂脉地湾萝卜

黄陂脉地湾萝卜特产照片

黄陂特产黄陂脉地湾萝卜介绍

黄陂脉地湾萝卜属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特产

黄陂脉地湾萝卜,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黄陂脉地湾萝卜叶色淡绿,板叶,叶丛半直立。肉质根1/5左右露出土表,肉质根白色、略带青头,表皮光洁,须根少,颈部细,下部粗,底平,主根细长,纵剖面似芭蕉扇形。

2015年11月0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黄陂脉地湾萝卜”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黄陂脉地湾萝卜历史渊源

萝卜在历史上又称莱菔、芦菔、温菘、土酥,肉质根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帮助消化、清凉止咳、降低胆固醇以及防癌等作用,其根、叶、种子均可作药用,对人体健康有许多好处,是中国园艺史上重要的大众蔬菜。

武汉市黄陂区作为华中地区蔬菜优势产区之一,拥有着悠久的萝卜种植历史。据黄陂县志记载,黄陂脉地湾萝卜是黄陂著名特产之一,远在元代末年就形成独特产品。

民间传说明中期孝宗皇帝朱佑樘身体差,封到湖北的兴王朱佑杬进献了有“土人参”之称的黄陂脉地湾萝卜,孝宗皇帝食用后元气顺畅,身体大好。后来黄陂脉地湾萝卜成为宫廷贡品。明崇祯初年,吏部左侍郎徐光启来方家潭考察蔬菜种植时,曾参观过此处的萝卜种植。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有人在镇西河边专门租出近半亩大的一块空地,用于腊月时买卖黄陂脉地湾、七房湾等周边村湾的萝卜,黄陂脉地湾等湾的萝卜销往汉口等地后,部分又转销到外地外省。时在汉口听一些街巷有“黄陂脉地湾来的萝卜上了街,汉口的药铺无买卖”等夸张之说。黄陂北乡也有“塔耳岗的柿饼张家冲的枣,黄陂脉地湾的萝卜俏如宝”等赞誉。清末徐珂编著《稗类钞》时,卷一百一十七中写到:“黄陂所产萝卜,为全国第一,至冬,其心愈坚。”其中黄陂所产萝卜即为黄陂脉地湾萝卜,可见当时黄陂脉地湾萝卜十分走俏。

黄陂脉地湾萝卜已成为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街农业发展的一项支柱产业。

黄陂脉地湾萝卜产品特点

外在感观特征:黄陂脉地湾萝卜叶色淡绿,板叶,叶丛半直立,株高36厘米~44厘米、叶长33厘米~36厘米、叶宽6.8厘米~10.0厘米,开展度30厘米~34厘米,叶片数8片~11片。肉质根1/5左右露出土表,肉质根白色、略带青头,表皮光洁,须根少,颈部细,下部粗,底平,主根细长,纵剖面似芭蕉扇形,根长8.5厘米~11.0厘米、横径5.5厘米~7.0厘米,单根重150克~200克。

内在品质指标:黄陂脉地湾萝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可溶性固形物≥3.5%,可溶性糖≥1.2%,维生素C≥140.0毫克/千克等。

黄陂脉地湾萝卜产地环境

武汉市黄陂区是华中地区蔬菜优势产区之一,其中黄陂脉地湾萝卜种植区域位于黄陂区西北部,北依云雾山(矿山),东临院基寺水库,西南与李集街毗邻。地处黄陂区南北过渡带,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既拥温光水之盛,又兼昼夜温差较大之利。土质疏松、肥沃,灰黑色,经土壤肥料机构化验检测土壤容重每立方厘米克值为1.09~1.28,孔隙度(%)为50.5~57.9,有机质(克/千克)为16.5~35.9,pH值为5.7~6.2,碱解氮(毫克/千克)为53~160,有效磷(毫克/千克)为5.5~22.4,速效钾(毫克/千克)为42~124,速效镁(毫克/千克)为90.1~323.0,速效硼(毫克/千克)为0.36~1.50,速效锌(毫克/千克)为1.20~1.86。黄陂脉地湾萝卜种植历史悠久,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结合山间泉水灌溉的传统种植方法,造就了黄陂脉地湾萝卜独特的品质特征。

黄陂脉地湾萝卜产品荣誉

2015年11月0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黄陂脉地湾萝卜”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黄陂脉地湾萝卜地理标志

黄陂脉地湾萝卜地域保护范围

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街所辖的七房湾村、绿林村、塘上村及虎桥村种植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4°25′~114°29′,北纬31°10′~31°12′。

黄陂脉地湾萝卜质量技术要求

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编号:AGI2015-03-1759。

安全要求

黄陂脉地湾萝卜产地环境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2)标准,产品质量也必须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18406.1-2001)标准,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推行标准化生产,切实保障黄陂脉地湾萝卜质量安全。

特定生产方式

1、品种选择:为保持黄陂脉地湾萝卜品质和商品的一致性,选择黄陂脉地湾地区特有的地方品种。该品种肉质根白色,略带青头,纵剖面似芭蕉扇形。

2、土地准备:前茬收获后,结合翻耕整地,每667平方米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000千克左右或有机肥500千克左右。开沟作畦,畦面宽2米,沟宽30厘米。

3、播种:处暑开始播种,白露时节(9月上中旬)播种更佳,条播或撒播,条播每667平方米播种0.75千克,播种深度2厘米,行距25厘米。

4、田间管理:4.1、间苗定苗:间苗二次,第一次间苗在2至3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在破肚前,按株距20cm定苗,每667平方米12000株左右。4.2、中耕除草与培土:结合间苗进行中耕除草,中耕宜浅不宜深,把厢沟的土壤培于厢面。4.3水分管理:出苗后保持土壤湿润,使土壤有效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肉质根膨大盛期适当增加水份供应;采收前10天~15天停止水分供应。4.4追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黄陂脉地湾萝卜整个生长期进行两次追肥,追施腐熟清水粪,第1次在6片真叶期,第2次在露肩期。

5、病虫害防治:黄陂脉地湾萝卜栽培过程中,因气候环境和种植特点,病虫害很少发生,防治时采用物理措施和生物农药,一般不使用化学农药。

6、采收:黄陂脉地湾萝卜生育期一般60天左右,根据市场行情分批采收。

7、留种:7.1、种株选择:采用大株留种法,一般在12月份,选择具有黄陂脉地湾萝卜典型特征,无病虫害的萝卜留种。7.2、种株处理:切去叶子的上部,留叶基部13厘米左右,尾根切去2/3。7.3、种株栽植:选择土层深厚,疏松透气、保水和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制种田四周2000米内无十字花科作物,按株行距各40厘米栽植。7.4、田间管理:发新叶后浅中耕,并施肥1~2次,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抽薹开花时,设立支柱。花开至80%时摘心。7.5、种子采收:花期25天左右,当角果转黄时即可采收,晒干后脱粒,贮藏在干燥处备用。

8、建立生产档案:对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采收以及其它田间操作管理措施和产品质量检测等进行记载,原始记录有专人收集整理建档,为黄陂脉地湾萝卜的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提供依据。

黄陂脉地湾萝卜专用标志使用

1、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1)生产经营的农产品产自登记确定的地域范围;(2)已取得登记农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3)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4)具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开发经营能力。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的数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义务。

2、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权利:(1)可以在产品及其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2)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及展销。

3、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1)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2)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3)正确规范地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4、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负责。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

6、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社会监督。

黄陂脉地湾萝卜补充介绍

  脉地湾萝卜早在明朝时期就被列为皇家贡品,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萝卜在历史上又称莱菔、芦菔、温菘、土酥,肉质根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帮助消化、清凉止咳、降低胆固醇以及防癌等作用,其根、叶、种子均可作药用,对人体健康有许多好处, 是中国园艺史上重要的大众蔬菜。 武汉市黄陂区作为华中地区蔬菜优势产区之一,拥有着悠久的萝卜种植历史。据黄陂县志记载,黄陂脉地湾萝卜是黄陂著名特产之一,远在元代末年就形成独特产品。民间传说明中期孝宗皇帝朱佑樘生母怀孕时被奸人下药,导致他先天元气不畅,身体很差,太医开药要常用人参顺气,孝宗皇帝曰皆是民脂民膏,不忍食,坚拒之。后来,封到湖北的兴王朱佑杬进献了有“土人参”之称的黄陂脉地湾萝卜,孝宗皇帝食用后元气顺畅,身体大好。此后,孝宗皇帝驱逐奸佞、任用贤臣、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史称“弘治中兴”,兴王朱佑杬去世后大臣们感其献宝的功劳定下谥号为献,是为兴献王。后来黄陂脉地湾萝卜就成为宫廷贡品。明崇祯初年,吏部左侍郎徐光启来方家潭考察蔬菜种植时,曾参观过此处的萝卜种植。清代,随着湾东不远方家潭古镇商贸经济的发展和黄陂脉地湾萝卜知名度的日益提高,比如康熙年间的大学士李光地就喜欢吃生萝卜,而其好友周培公是湖北人,送给他黄陂脉地湾萝卜后,李光地大喜,时常“冬夜秉烛摊书,断生萝卜满置大盂,每精诣深思时,辄停笔尝之,尽盂乃寝。”咸丰同治年间,有人在镇西河边专门租出近半亩大的一块空地,用于腊月时买卖黄陂脉地湾、七房湾等周边村湾的萝卜,黄陂脉地湾等湾的萝卜销往汉口等地后,部分又转销到外地外省。时在汉口听一些街巷有“黄陂脉地湾来的萝卜上了街,汉口的药铺无买卖”等夸张之说。黄陂北乡也有“塔耳岗的柿饼张家冲的枣,黄陂脉地湾的萝卜俏如宝”等赞誉。清末徐珂编著《稗类钞》时,卷一百一十七中写到:“黄陂所产萝卜,为全国第一,至冬,其心愈坚。”其中黄陂所产萝卜即为黄陂脉地湾萝卜,可见当时黄陂脉地湾萝卜十分走俏。随着时代的变迁,黄陂脉地湾萝卜已发展成为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街农业发展的一项支柱产业,因其产品表皮光洁,汁多味甜、口感好、味道鲜,得到消费者的一致认可,且闻名省内外,当地百姓常在劳苦耕作之余,生食萝卜解渴,其味赛过鸭梨。农家亦常以之辅于猪肉,盛于瓦罐,置于灶中,文火煨汤,汤汁香中带甜,余香满口,享有“登盘香脆、风味冠蔬”的美誉。

  而据黄陂县志记载,脉地湾萝卜从明朝开始被列为皇室贡品,味香脆,水分糖分较其他萝卜充足得多。即使是在今天的黄陂,要吃上这种萝卜也得找上点关系,因为它除了供应少数餐馆,就只销往周边乡镇的少数单位。

  黄陂区长岭工商所所长李峰介绍,脉地湾萝卜产自长岭街道房湾村、绿林村、塘上村,目前种植面积50亩,年产量15万公斤。奇特的是,这种萝卜不论外形和口味,都和一般萝卜差别较大,被当地人当作蔬菜中的贵族,价格是一般萝卜的数倍。2006年以前,这种萝卜都由农民自发零散销售,市场很小。

  由于这种萝卜每年9月下种,11月收获,记者昨日未见到货真价实的脉地湾萝卜。从村民提供的照片看,其个头约拳头大,长得溜圆,颜色为象牙白。

  地域范围

  黄陂脉地湾萝卜产于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街所辖的七房湾村、绿林村、塘上村及虎桥村种植区。地域范围:种植区域位于黄陂区西北部,地跨东经114°25′~114°29′、北纬31°10′~31°12′之间,地域总面积22.4平方公里,保护区面积200公顷,年产量54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黄陂脉地湾萝卜叶色淡绿,板叶,叶丛半直立,株高36cm~44cm、叶长33cm~36cm、叶宽6.8cm~10.0cm,开展度30cm~34cm,叶片数8片~11片。肉质根1/5左右露出土表,肉质根白色、略带青头,表皮光洁,须根少,颈部细,下部粗,底平,主根细长,纵剖面似芭蕉扇形,根长8.5cm~11.0cm、横径5.5cm~7.0cm,单根重150g~200g。2、内在品质指标:黄陂脉地湾萝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可溶性固形物≥3.5%,可溶性糖≥1.2%,维生素C≥140.0mg/kg等。3、安全要求:黄陂脉地湾萝卜产地环境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2)标准,产品质量也必须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GB18406.1-2001)标准,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推行标准化生产,切实保障黄陂脉地湾萝卜质量安全。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黄陂脉地湾萝卜”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黄陂脉地湾萝卜”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