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特产

温州黄汤

温州黄汤特产照片

泰顺特产温州黄汤介绍

茶叶

温州黄汤亦称温州黄汤、平阳黄汤。产于平阳、苍南、泰顺、瑞安、永嘉等地,以泰顺的东溪与平阳的北港所产品质最佳。条索细紧纤秀,色泽黄绿多毫;汤色橙黄鲜明,叶底嫩匀成朵,香气清高幽远,滋味和酸鲜爽。成茶以“三黄”,即“色黄,汤黄,叶底黄”闻名。

汉族茶农创制于清代,并被列为贡品;民国时期失传;新中国建立后,于1979年恢复生产。为浙江主要名茶之一。

温州黄汤历史发展

历史上最早记载的温州黄汤概念,不同现今所指的温州黄汤,是依茶树品种原有特征,茶树生长的芽叶自然显露黄色而言。如在唐朝享有盛名的安徽寿州黄茶和作为贡茶的四川蒙顶黄芽,都因芽叶自然发黄而得名。

创制黄茶时代,大约在1591年以前。明朝许次纾《茶疏》说:“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然六安乃用其郡名,其实产霍山县之大蜀山也。顾此山中者不善制造,就于食铛大薪炒焙,未及出釜,业已焦枯,讵堪用哉。兼以竹造巨笥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就,辄笋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这段记载说明了三个问题。其一与现时黄大茶的同制法大致相同,焦味和闷黄正是黄大茶的特征;其二黄大茶的制法早在16世纪之前就有;其三由于不善制茶,绿变黄茶。于是,人们发现炒青绿茶在杀青或柔捻后不及时干燥或干燥程度不足,叶质变黄,滋味转醇和,由认识到实践,黄茶的制法便应时而生了。

温州黄汤品质特征

条形细紧纤秀,色泽黄绿多毫,汤色橙黄鲜明,香气清芬高锐,滋味鲜醇爽品,叶底芽叶成朵匀齐。温州黄汤的外形因种类不同,差异很大,容易混淆不清。有的像白茶类的白毫银针,如君山银针;有的像绿茶类的细烘青,如黄汤;有的像毛峰,如黄芽;有的像绿大茶,如黄大茶。但总的来说,虽然形状各异,其色泽都有所偏黄。

温州黄汤价值功能

温州黄汤主要功效

富含茶多酚、氯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丰富营养物质,对防治食道癌有明显功效。

温州黄汤保健功能

温州黄汤以其能抗衰老、防癌症、降血脂、治糖尿病等多种功能而令人注目。尤其是在抗动脉硬化方面,有着很好的疗效。该茶对于防止血管病变.血管内阻栓形成以及中医瘀血症等都有积极的意义。

温州黄汤获奖荣誉

2008年获杨凌农高会名优产品评比后稷奖,温州名优早茶评比金奖。

2009年第八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

2010年温州名优早茶评比金奖。

2011年获第九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一等奖。

温州黄汤存储方法

温州黄汤茶叶不能接触异味,避光和樟脑球、香皂、空气清新剂等放在一起;温州黄汤茶叶含水量不能太高,保持周围环境清洁干燥;切忌挤压温州黄汤茶叶,保持好茶叶的完整,这样才不影响美观和口感。

石灰保藏法:利用石灰块的吸湿性,使温州黄汤茶叶充分干燥,以延缓变质。方法是采用口小腰大,不会漏气的陶坛作为盛放器。

陶罐储茶法:在现代生活中,这一方法也比较适用,先用容量娇小的储茶具或其他较厚的纸包好,把茶包沿着陶罐内壁四周摆放,中间放上石灰包。

冰箱保存法:也可以用冰箱报存,茶叶放的时间长了会变质的,建议放在冰箱的冷冻里面。

温州黄汤补充介绍

  温州黄汤产于浙南泰顺、平阳、瑞安、永嘉等县,品质以泰顺东溪和平阳北港(南雁荡山区)所产为最好。黄汤始于清代,距今已200余年。

  温州黄汤清明前开采,采摘标准为细嫩多毫的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要求大小匀齐一致。

  温州黄汤制造分杀青、揉捻、闷堆、初烘、闷烘五道工序。

  杀青:锅温160℃左右,投叶量l~1.2公斤,要求杀匀杀透,待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即可滚炒揉捻。

  揉捻:继续在杀青锅内进行,降低锅温,滚炒到茶叶基本成条,减重50~55%时即可出锅。

  闷堆:将揉捻叶一层一层地摊在竹匾上,厚约20厘米,上盖白布,静置48~72小时,待叶色转黄,即可初烘。

  初烘:用烘笼烘焙,每笼投闷堆叶1.2公斤左右,烘焙时间约15分钟,七成干时下烘。

  闷烘:初烘后适当摊凉,收放在布袋内,每袋l~1.5公斤,连袋搁置在烘笼上闷焙,掌握叶温30℃左右,经3~4小时达九成干,再经筛簸,剔除片末,复火到足干,即可包装。

  温州黄汤的品质特点是,条形细紧纤秀,色泽黄绿多毫,汤色橙黄鲜明,香气清芬高锐,滋味鲜醇爽口,叶底芽叶成朵匀齐。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温州黄汤”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温州黄汤”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