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特产

哈思梨

哈思梨特产照片

靖远特产哈思梨介绍

蔷薇科梨属植物

哈思梨,属冬果梨类,因产于靖远哈思山下而得名。果实个头均匀,呈卵圆形,成熟后表皮色彩黄亮,质细味甜,香味浓郁,果肉水白色,细嫩多汁,味道甘美,品质极佳,因剖切后切面不易氧化,隔夜不变其色味,以异于它果而著称,历史上曾是靖远地产贡品之一。

哈思梨发展历史

梨树存活面积很小,不能移植,石门乡小口村哈思街崖头及小口沙河掌有少量栽植。1988年调查时有老树11株,树龄高达80年以上。现存活树木28株,年产哈思梨1500公斤左右,多被用作礼品馈赠亲友,市场销售极少,故而以稀为贵。

关于哈思梨的由来,民间传为在历史上丝绸之路经过这里时,某年冬天,过往行人携带异域果品,食后将其果核随意抛弃在山泉流淌的地方,待到翌年春暖花开时节,便长出几株细嫩不知名堂的幼苗,被当地一位好奇的老农发现,便将这些幼苗当成宝贝似地保护起来,不让任何人损伤。数年之后,这些幼苗长成了一棵棵小树,可是究竟是什么树,谁也不能识别。后来老人去世了,儿女遵照嘱咐将其埋葬在一棵树旁,未料来年春天,小树上开遍了洁白的小花,秋天结满了金黄的小梨子。梨子成熟的时候,儿子将摘下的第一颗梨用刀切开献在父亲的坟前,第二天他惊奇地发现,献在墓前的那颗梨竟然切面嫩白如初,如刚刚切开一般。这话一传出去,村人皆来索尝,果然味道迥异,被视为奇梨。从此,哈思梨声名远扬,官府将其送到了朝廷,便成了专门敬恭皇上的贡品。

哈思梨主要价值

果肉水白色,细嫩多汁,味道甘美,品质极佳,因剖切后切面不易氧化,隔夜不变其色味,以异于它果而著称,历史上曾是靖远地产贡品之一。

哈思梨补充介绍

   哈思梨(Pgrussp)属稀有珍品。因产于靖远哈思山而得名,形如鸡蛋,质细味甜,香味浓郁,核小个头均匀,果肉水白色,剖切不易氧化,隔夜不变其色味,异于他果而著称,历史上曾是靖远县进贡品之一。梨木面积极小,易地栽植不佳。靖远县石门乡小口村哈思街崖头及小口沙河掌有小片栽植,1988调查共有老树11株,树龄高达80年以上。共有大小梨树30多株,年产1500公斤左右,株产150公斤,多为礼品使用,市场销售极少,故而“以稀为贵”。目前尚存不多,仅有28株。
   关于哈思梨的有一个传说,哈思吉堡是蒙语稀泥滩之意,在靖远古丝绸北路索桥渡之南十余里处。这里虽是丝路的歇脚点,却四围干山枯岭,堡址在一片稀泥滩之畔。离这里不远黄河之边的大小口子,则沃野毗连,枣树成林,别有天地。
   哈思吉堡一带的人,终年辛勤劳动,从不知梨儿是怎样长成的,有时他们看到过路客人从邠州带来的梨儿既黄又嫩,偶尝一枚,香甜无比,使他们驰慕着:我们这里能有一棵梨树,该多好啊!
   某年一个过路的客人把吃过的梨核,抛在了稀泥滩上,春暖花开的时候,有几株细嫩的不知名堂的幼苗从稀泥滩的小溪边萌芽。一位好奇的老农把它当成宝贝似的保护,不让任何人伤损,几年之后这幼苗成了棵棵小树,可是究竟是什么树,谁也无法辨别。不幸老人去世了,他临终的时候,嘱咐儿子一定把他葬埋在这小树之旁,他要魂附小树,使它结出比邠州梨更美的梨子来。儿子遵照遗嘱把老人埋在了小树旁边,一年之后小树上开遍了洁白馨香的小花,到秋天又结满比鸭蛋稍小,颗颗金黄的小梨。梨子成熟的时候,儿子把第一颗梨摘下来以刀剖开献在父亲的墓前,让老人家的阴灵第一个来尝他亲手培育下的果实。第二天儿子来墓前一看,奇迹出现了,他剖开献在墓前的那颗梨,竟是嫩白如初,不发黄色。这话一传出去,村人皆来索尝,果是奇梨剖开经宿洁白。从此,名扬天下,成了敬皇上的贡品,官府每年秋后便派人前来守摘,一般老百姓则是难以吃到。
   官府让老百姓扩大栽培,谁知除了老人家墓旁的几株外,新栽的梨树结下的梨儿,却无此特点。为了进贡,多以假充真,真正能吃上哈思梨的人还是那些压迫农民的人。日子久了,这些梨树形将枯死绝迹,更为稀罕。
   新中国建立后,枯老的哈思梨树,又在哈思吉村重发新枝,开花结果,不断发展。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哈思梨”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哈思梨”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