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特产

花岗岩

花岗岩特产照片

乐清特产花岗岩介绍

酸性岩浆岩中的侵入岩

花岗岩属于酸性(SiO2>66%)岩浆岩中的侵入岩,这是此类中最常见的一种岩石,多为浅肉红色、浅灰色、灰白色等。中粗粒、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也有一些为斑杂构造、球状构造、似片麻状构造等。主要矿物为石英、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次要矿物则为黑云母、角闪石,有时还有少量辉石。副矿物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磁铁矿、榍石、锆石、磷灰石、电气石、萤石等。石英含量是各种岩浆岩中最多的,其含量可从20—50%,少数可达50—60%。钾长石的含量一般比斜长石多,两者的含量比例关系常常是钾长石占长石总量的三分之二,斜长石占三分之一,钾长石在花岗岩中多呈浅肉红色,也有灰白、灰色的。灰白色的钾长石和斜长石在手标本上往往不易区分。这时我们要仔细观察这两种长石的双晶特征,因为斜长石具聚片双晶,转动手标本时可见到斜长石晶体上有规则的明暗相间的聚片,而钾长石为卡式双晶,表现为明亮程度不同的两半晶体。

花岗岩还可以根据暗色矿物种类进一步命名,如暗色矿物主要是黑云母,可称为黑云母花岗岩,这是常见的一种花岗岩。如为黑云母和白云母,其含量接近相等,可称为二云母花岗岩,如果暗色矿物以角闪石为主,则称为角闪花岗岩,如果暗色矿物以辉石为主,则称为辉石花岗岩,几乎不含暗色矿物的则可称为白岗岩。

花岗岩研究历史

人们要想恰当地理解所谓“花岗岩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地质学家是如何获得形成现行学说结论的。因而有必要系统地阐述一下一个世纪以来或更久的观念的知识。从这些叙述可以看出,在最近二三十年里发展起来的许多“新概念”正是过去100年或150年一直在探讨和争论的题目。

在20世纪30年代,地质学家们就在哪些花岗岩是岩浆形成的,哪些是变质形成的或交代形成的这个问题上进行着激烈地争论。这一争端早在水成论时代就已开始,直至十九世纪中叶,还纠缠于花岗岩是由水溶液中沉积形成的观念上。尽管自赫顿(Hutton)起,就已经认识到变质作用过程(莱伊尔提出的术语),虽然对其性质还不够十分了解。甚至在使用显微镜以前,关于花岗岩是变质形成的问题就已经写了很多。赫顿本人则极力地提倡岩浆成因的观点。据赫顿意见,花岗岩不整合侵入层状岩石的特点、粗粒结晶组构和斜交岩层的花岗岩脉,都被认为是花岗岩由“地下熔浆(subterraneanlava)”结晶形成的证据,地下熔浆后来称之为“岩浆”。

关于“岩浆”习性方面,如果不假定有水的存在,那么就会有许多情况不能够很好地解释,这一点早已受到重视。在花岗岩的情况里尤为重要,因此这里有必要事先叙述一下十多年前复兴起来的一个问题。斯帕兰茨尼(Spllanzani,1794)可能是最先认识到水必须在熔融态岩石中出现的成因意义。其后,施科劳普(Scorp,1825)曾探讨过水在熔岩当中的赋存意义,而舍雷尔(Scheerer,1862)则更明确地把水的存在跟花岗岩岩浆联系在一起了。

此外,邦森(Bunsen,1861)也讨论过花岗岩的地质学问题,特别是讨论了花岗岩的成因问题。当时,已知在熔融状态下石英的结晶温度高于正长石,而且比云母的结晶温度高更多。“反火戍论者”不承认花岗岩是由岩浆形成的,并坚认如果花岗岩确实是由岩浆形成的话,那么在花岗岩当中这些矿物的结晶顺序应该是石英—正长石—云母。众所周知,实际结晶顺序正恰恰相反。因此证明花岗岩不可能是火成的。邦森认为,一个矿物熔点与在另一情况下矿物从其溶液中结晶的温度是不一样的。另一方面,在进一步讨论中,他对一些化学组分在水溶液中的行为进行了对比工作。

关于花岗岩化(酸性物质的迁移)的概念要追溯到1836年莱伊尔的时代。在当时有关花岗岩成因问题的争改可以针对奥斯陆地区的情况来说明。利奥波德·冯·布赫(Leopold.Von.Buch)在十九世纪初期对该地区进行过调查,而查理斯·莱伊尔1837年在凯尔霍(B.M,Keilhau)的指导下也对这一地区进行了调查。关于这些调查霍耳蒂达赫(HoltedahI,1963)做过充分地评论。据这一记载,冯·布赫(魏尔纳的学生)相信这个地区的大多数花岗岩与玄武岩和其它“暗色”岩一般所表现的形式一样,覆盖在含化石的建造之上,而德拉明花岗岩(Drammengranite)则比石灰岩老,伏于灰岩之下。可是莱伊尔非常怀疑这些解释,他认为,有的地方花岗岩可以斜覆在沉积岩上,但这是一个次要特征,普遍地是花岗岩延伸出脉体贯入到相邻的地层中,并使灰岩变成大理岩,使页岩变为云母片岩。实质上,他采纳了赫顿的关于深成活动的概念;熔融物质猛烈地侵入到较老的建造中并使上覆岩体产生逆冲作用。然而,凯尔霍不接受这些观念,他不理解在原先曾为喷发岩所占据的地方,如何能会有如此巨大的空间为浸入到其中的侵人体开放。早往1838年,凯尔霍可能是首先重视到关于火成岩体侵位的“空间问题”的人。

凯尔霍提出了他的“变成作用”(transmutations)学说来代替上述观念。这一论点的看法是:早期岩体为一个缓慢而稳定的过程改造成为花岗岩和正长岩。凯尔霍将这一过程称之为“造花岗岩作用”(granitification)。他并声称找到过一个由沉积岩转变为花岗岩的实例;对于这一变化他既没重视与深部现象的联系也没考虑所涉及的温度升高。

然而,凯基鲁尔夫(Kjerulf,1855,1879)则主张奥斯陆的花岗岩是火成的。他承认凯尔霍所提出的空间问题,但他认为灼热的侵入体吞噬了先前沉积岩。因而在火成岩岩石学中引入了“同化作用”的概念。过几十年后,密歇尔—列维(Michel-Levv,1894)——可能尚不知凯墓鲁尔夫的著述——在法国阐述花岗岩的成因时引用了交代作用和同化作用的概念。十九世纪末,花岗岩是由变质作用和交代作用形成的概念在法国颇为盛行。像挪威的凯基鲁尔夫那些在法国和英国受过教育的人则偏重于“岩浆火成”(magmatic—igneous)说的观点。

在芬兰、塞德霍姆(1893)原来反对过加拿大人劳森(A,C.Lawson)的观点,劳森曾认为侵入到原始地壳和最老的沉积岩当中的那些最古老的花岗岩,是由于最底部的最老沉积物经过重熔作用形成的。塞德霍姆(1892)认为环斑花岗岩是真正的岩浆岩,在强烈的垂直移动期之际,岩浆能充填到似地堑的凹陷中(graben-likedepressions),就在这个时期环斑花岗岩呈大型的岩体侵入。后来,塞德霍姆对于其它一些花岗岩提出了他自己的再生作用和深熔作用概念,这些概念部分地与劳森在加拿大所阐述的概念相一致。泰格斯蒂德(T/gerstedt,1893)在描述芬兰南部的一些混成岩(后来这种岩石被称为混合岩)时,他发表了一个略不相同的概念。他认为这些岩石是由于花岗质物质贯入到变质了的沉积物一片麻岩中而形成的。这种花岗质物质含有相当一部分水,这些水的存在加速了作用的进度,并使花岗质物质形成细小的脉体贯入到片麻岩中。于是他又重提用水的存在解释窄小阻延长很远的细晶岩质脉体的形成;若用其它方式解释它们的形成就会遇到相当大的困难。

一般队为,花岗岩普遍形成巨大岩基。事实上,这些岩基很少是花岗岩,而大部分是山花岗闪,陡岩和石英闪长岩组成的。然而,有一些花岗岩则被认为是形成岩盖、岩盆或岩穹(domes)。

确定花岗岩的产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描述产状所使用的术语,在采用它们的人来看是具有成因含意的。据吉尔伯特(Gil-bert,1877)的意见,岩盖是岩浆上升运动所造成的结果,而岩盆的含义则是岩浆被动地役位到底盘塌陷所形成的空间里。岩基这一术语是休斯(Suess,1895)推荐采用的;要想推断一个岩基的浸位漠式颇为困难。休斯本人曾以“用赤热的火钳强行穿入木板的进行过程”来比拟岩浆上升穿过地壳的进程。尽管如此,这个生动的比喻还决不是解释(列文生—列星格语)。凯基鲁尔夫(1855)和密歇尔—列维则认为岩体是由岩浆逐渐地同化围岩形成的,岩浆上升速度取决于岩浆消化围岩和顶板的速度。后来,1923年克洛斯(Cloos)认为,许多曾被假定为岩某的岩体,实际上是一些大型侵入岩床,对于岩床的侵位来说,棘手的空间问题就不再是一个问题了。岩穹构造之中,往往有一个花岗质的内核,周围为片麻岩环绕。芬兰地质学家盖多林(Gadolin,1858)是第一个描述布苏萨利(Pusunsaari)拉道格(Ladoga)湖北部岩穹构造的人。据他的意见,岩穹构造是花岗岩岩体山下面侵入到了片麻岩建造,上部接触面倾角较缓,向下角度逐渐增加而被侵入建造保持平缓并由核部向外倾斜度减小。1951年爱斯柯拉关于岩穹做了如下解释:“正如在我1949年的论文中所总结的,事实表明,花岗岩化作用在加入大量钾质和体积增加的情况下,特别改造了岩体的边缘部分,而使古老侵入体隆起穿入岩穹之中”。

花岗岩补充介绍

  产品名称:花岗岩
  产品产地: 温州
  产品特性: 质地优良,耐酸、耐腐、耐磨损
  产品简介: 花岗岩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建筑材料。瓯海花岗石资源蕴藏丰富、分布广、品种多,有白、绿、黑、青、紫红、青花、芝麻花等。民间传统用花岗石建筑房屋、道路、桥梁。据勘测,瓯海东南部的大罗山,范围约109平方公里,花岗石蕴藏达100多亿立方米。经技术鉴定,含石英量高,铁质极少,其结晶结合非常紧固,质地优良,耐酸、耐腐、耐磨损,是一种优质耐腐蚀材料,可用于化工、冶金、酿造、印染、国防设施等方面。  
  产品历史: 花岗岩属火成岩,由地下岩浆喷出和侵入冷却结晶,以及花岗质的变质岩等形成。具有可见的晶体结构和纹理。它由长石(通常是钾长石和奥长石)和石英组成,搀杂少量的云母(黑云母或白云母)和微量矿物质,譬如:锆石、磷灰石、磁铁矿、钛铁矿和榍石等等。花岗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其含量约为65%—85%。花岗石的化学性质呈弱酸性。通常情况下,花岗岩略带白色或灰色,由于混有深色的水晶,外观带有斑点,钾长石的加入使得其呈红色或肉色。花岗岩由岩浆慢慢冷却结晶形成,深埋于地表以下,当冷却速度异常缓慢时,它就形成一种纹理非常粗糙的花岗岩,人们称之为结晶花岗岩。花岗岩以及其它的结晶岩构成了大陆板块的基础,它也是暴露在地球表面最为常见的侵入岩。
  尽管花岗岩被认为是由融化的物质或者岩浆形成的火成岩,但是有大量证据表明某些花岗岩的形成是局部变形或者先前岩石的产物,它们未经过液态或者融化过程而重新排列和重结晶。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花岗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花岗岩”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